宁国中学2015~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历 史 试 题命题人:陈江华 审题人:江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材料题写在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称,益正式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王位。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与宗法制关系最密切的是A.端午 B.清明 C.七夕 D.元宵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①分封制 ②等级制 ③君主专制 ④宗法制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文王世子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D.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A.夏朝 B.西周C.秦朝 D.唐朝.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法令出一”C.“别黑白而定一尊”D.“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11.印章文化代表了中国古老的篆刻艺术,观察下图四方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 ②秦朝③秦朝在地方秦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秦朝在战国官制基础上建立三公九卿制,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说法有误的是( )A.丞相为百官之首,对百官进行监察,对皇帝负责B.御史大夫是副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C.诸卿在丞相之下,分掌国务D.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13.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应该对应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14.下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 时期郡县数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4郡50县5郡70县7郡43县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4郡51县6郡58县7郡19县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1郡9县2郡14县1郡5县5州28县根据表中东南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15.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③二府三司制④元朝的一省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A.两幅图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B.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宋代中央集权的严重弱化C.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趋于安定统一,没有战争了D.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治国方略的改变18.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中国古代的A.西汉中、外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枢密直学士、三司使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三司使、枢密副使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礼部尚书(五月卒赠)A.转运使负责监督地方军事权 B.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之权C.枢密直学士明朝发展为内阁 D.礼部尚书分割宰相行政之权20.胡适:“这种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它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A.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君臣关系逐渐疏远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说明清代军机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27.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地 地 地 地方 方 方 方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28.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29.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中,常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 A.中书门下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C.中朝 中书门下 内阁 D.尚书台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枷锁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下列表述不正确A.孟德斯鸠的观点比较恰当地描述了当时中国政府的状况B.明清统治者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表明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没落C.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D.孟德斯鸠的看法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诬蔑材料一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拓片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传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县,在1951年潘达于先生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铭文大意是:周康王说:"盂,你要协助我遵行先王的制度治民治疆土。赏赐给你一卣香酒、头巾、蔽膝、木底鞋、车、马;赐给你先祖南公的旗帜,用以巡狩,赐给你邦国的官员四名,人众自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赐给你异族的王臣十三名,夷众一千零五十人,要尽量让这些人在他们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劳动。"王说:"盂,你要恭谨地对待你的职事,不得违抗我的命令。 -------《国家博物馆》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三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1)材(2安徽省宁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298487.html
相关阅读:新疆兵团农二师某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