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知识链接
一、朱自清的《匆匆》和丰子恺的《渐》的不同?
朱自清《匆匆》与丰子恺《渐》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
朱自清《匆匆》所体现的是一种蓦然回首感觉到时光匆匆时的一种惶恐与惆怅及无可奈何的情感,感伤意味相当浓厚。
丰子恺《渐》虽也是时光流逝以后所体现的一种情感,但作者所表现出的却是理智的分析,非情感的体验。
读《匆匆》让人感伤而惶恐,读《渐》给人的感觉是微笑的叹息。一者以感伤出之,一者以幽默表达。
读《匆匆》,使人觉得自己是青年,是尘世中人;读《渐》,使人觉得已入老年,至少也应是中年,是智者,如丰子恺一般,应是半出家的人。
朱自清是入世者,丰子恺是出世者。朱自清的感情是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诗人的感伤;丰子恺的感情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哲人的思者。一者使人沉浸于其中,哀伤自悼,从伤感中有所奋发;一者使人远距离观察人生,在哲理思考中体味人生。
二者所写主题虽一,情感表达基本相同,然字风格、思想格调却大异。倒使人想起同游同写秦淮河的朱自清与俞平伯两人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二、婴行的困惑
——由《渐》而管窥丰子恺之佛心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当丰子恺迈入三十的时候,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在《秋》中他说:“‘三十’这个观念笼在头上,犹如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经从今移交于秋了。”
正是这种“秋”的心态,使丰子恺意识到时间的无常,感慨人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不论我们是否意识,是否思考,而时光的飞逝摆在眼前,不得不面对,故而有《渐》。强大的时间流逝感,强大的捕捉不定的心情,使得《渐》产生一种超越个体存在的意义探求而升华为追求生命本体的意义。
《渐》中说人生的变化,逐渐地推进“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强烈的无奈感,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不可追者”的怀念和哀叹,包含的是传统佛家学说的“皆空”观念。
用时间的必然流逝反映空间的不可保留,生命的意义本就如同坐车乘车。车总须下,而人也不可能常在。苏东坡曾说:“万物曾不能以一瞬。”具体的时空观在佛家眼里是人类自己的玩笑。丰子恺深受佛性的影响。一方面他认为人的本性以“童心”为最佳。故而借以表现童心,而表现生命的和谐,而同时,这种对童心的追忆中又内含强烈的悲哀,童年之短暂,童心之不可保留是自然的巨大法则。这种不可逆不可留的法则导致人永恒的悲哀,对童年的追忆对童心的珍惜,表达的是丰子恺对生命悲剧的追悼,而这种追悼蕴涵着的是丰子恺内心哲学性的痛苦。
《上帝知道》中,大卫王曾说:“当我功成名就之后,我突然发现我们不可避免地长成大人,并且变得悲哀。”丰子恺便是具有这样的宗教精神——生命无常,成长悲哀。“渐”字的可怕和对这个可怕的无奈,使三十岁的丰子恺陷入了精神危机。他一方面试图用佛性拯救自己的灵魂,他师从弘一法师,法名“婴行”。这个名字出自老子的“能婴儿乎”,弘一法师之前也曾给自己取名“李婴”。“婴”在佛家的讲堂上的意义是丰富而深远的。而师徒俩对于“婴”的看中则是怀着一种强烈的悲悯,故而《渐》的主旨在劝化世人,但《渐》中却透露出丰子恺的困惑。他试图以劝慰他人的方式劝慰自己,但是这样虚妄的劝解显然略显单薄。
所以丰子恺才这样敬重李叔同,或者应该这样说,他敬重弘一法师更甚于李叔同。丰子恺著名的“三层楼”理论这样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楼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到彻底。”丰子恺的三层楼理论是对理想人生的注解。一方面丰子恺强调这种体现本质人生的“人生欲”,强调人的宗教化生存,但是另一方面丰子恺也强调浮华人生的意义,决没有否定它的价值,甚至他认为只有这样的对于尘世内和尘世外生活的双重体验才能使得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品味。这是一种艰难的追求,弘一法师可以做到,但是丰子恺却不能。他向往佛性的生活,向往灵魂的寄居,也努力向之靠近,但他却又只能是尘世中的人,他有牵挂有羁绊,有太多性情。对童年和儿童超乎寻常的热爱使人始终只能是个性情中人。而一个具有宗教情感、佛性精神的性情中人只能注定伤感,注定悲哀。于是他站在佛的边上向世人说“护生”。
三、“把握时间”不等于“珍惜时间”
——我读丰子恺的《渐》
听某校教师讲授丰子恺的《渐》,在读懂把握主题这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说作者要表明的想法是珍惜时间。对此种说法,授教师表示肯定,并板书在黑板上。当时,我心里只犯疑,虽然中有一句“‘渐’的本质是‘时间’”,但并不能因此就说珍惜时间。更不要一遇到时间二字,就不忘珍惜二字,中所提的诸多事例寓意是很深刻的。
这篇的主要意思应当不是“珍惜时间,充实人生”。如果真是这个主题,那么学生自然就会习惯性走入“争分夺秒,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诸如此类的思维逻辑里,那么,我就要问:在最后一段说 “大人格,大人生”应做何理解?显然,这是读懂本的难点,是证明学生是否读懂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只是停留在“珍惜时间,充实人生”这一个层面,而不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由“一点一点“时间组成的人生里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心态把握人生,那么学生就没有读懂,没有感知到丰子恺的写作情感。这是探讨本的重点。
听后,翻开教学用书一看,书中也只是笼统地说 “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认真想想,授教师所说的“珍惜时间,充实人生”与教学用书中所言“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是有一段距离的。
我认为丰子恺在这篇中想表达的主要意思应该是:随着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人心在渐变,无法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轨迹,追逐着世俗中的东西,并且自己浑然不觉;能保持自小所具有的“天真浪漫”、“慷慨豪侠”、“血气旺盛”的心态走到年老的人是少之又少了;与人为善、淡泊宁静是为“大人格”、“大人生”, 呼唤一个“谦让,和平”的社会。
这篇从时间的角度说这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而并非我们时常说的挤时间、抢时间,努力工作学习。真可谓行别致新颖,也可以说正是丰子恺先生禅心的反映。
为何说这篇的主题是保持冲淡平和的生活态度,与人为善,淡泊宁静,呼唤一个“谦让,和平”的社会呢?
开篇就写到: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 的结尾两段,在说了“乘火车的旅客”的故事之后,作者写道:“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像现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的期间的寿命,也许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谦让,和平,也未可知。”
首尾照应,谈论的话题不离“人生”:时间的渐进中,人的不知不觉的恶变(也许用词过重);一种希望中的人的行为组成的社会。
虽然,作者在第六自然段段首说:“‘渐’的本质是‘时间’。”但中所举的例都是集中于一个事物——不自觉变化而真正发生渐变的“人”本身。
第一自然段写人的青春“渐变”,第二自然段写人的境遇的“渐变”,这都是写人作为“自己”的渐变。第三自然段写人对自然之物、身边亲人的情感体验差异,第四自然段写“农夫抱犊跳沟”的故事,这都是写人“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的渐变。第五自然段写“时间”与“人生”的关系,第六自然段写个体的“人”与社会群体的“人”的关系,第七自然段引用警句含蓄表达什么是“大人生”、“大人格”。这才让的真正意思露出“冰之角”,折射出自己真正想说的话。 沿着“个体—外界—社会”这一条思路层层深入表现主题,从时间的角度阐述这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
另外,两个故事其寓意含蓄而深刻。这是学生深入理解该主题的难点。
在第一次读这一篇时,我心里就有满腹疑问:从的结构说,“农夫抱犊跳沟”的故事是论证这一段的首句——“‘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的方法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除此之外,在主要思想上,有没有其深刻的寓意?乘火车的旅客这一个比喻,对的主题有什么帮助?我想,这应该也是学生的读之费力而又不吐不快的地方。
我认为“乘火车的旅客”的事例就很明晰地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态度”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些将时间浓缩的事例体味其中的含义。如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怎样分配这有限的时间。也可以用佛家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和尚说江面上只有两条船一为名一为利往、叶倩的歌曲《滚滚红尘》等等说说这个世俗百相。
对于“抱犊跳沟”,我将之与这一段后面的分析句联系起理解。这里的“犊”我理解为在工作中人们抱着不放的“名”与“利”。当某一天,“我们”因其他原因而停下工作时,有了一段想一想的时间,就会发现原自己为名为利是多么的“苦劳”。
丰子恺以夏丐尊、李叔同为师,李叔同即弘一法师。丰子恺受其影响,学佛信佛,劝世人爱惜生命,戒除杀机,弘扬善行,其自然以事设寓,充满玄思,不足为奇。
在第二时,授教师选择朱自清的《匆匆》一段比较、给学生仿写。这样,教师就更应该将两的侧重点让学生寻找出,让学生对于“时间”的认识多一个角度:一为紧张的生活节奏,抓紧时间工作学习;一为从容地平和地对待这个纷扰的社会,多行善。这才能让我们的授更充满人、人性,让我们的学生在欣赏中真正读到人、人性,让我们的学生在读他人的时增添一些新的社会认识和人的关怀。
我想,这是新教材选其为的价值所在。
我想,丰之恺作品的味道才让学生读出了一二。
这堂让我思考的其他问题:
1.学生在用自己的眼光讨论的好与坏时,可不可以先对的意多质疑,勇敢地把中自己犯糊涂的地方提出讨论,而不是首先发难于自己对原作不满意的地方,以显示自己独特的发现博得掌声。
2.学生在对进行评析的过程中,出现两相矛盾、针锋相对时,老师的点拨应不应有鲜明的立场,而不是模梭两可。虽不是要教师判断孰对孰错,但哪是与原相符的,哪是我们能进一步拓展的,教师是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白答案的。
好一个“渐”字,让我们的语在渐变中进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34223.html
相关阅读: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