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
2、过程与方法:利用生产流程图,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和难点:
结合中国国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结合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实例分析循环经济的意义。
三、工具:多媒体。
四、时:1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 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通过图片展示,充分认识到:
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已超过13亿,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面积要养活占世界约21%的人口。);
自然资短缺(我国资总量大、种类多,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
深刻的环境危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现象及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结论]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活动] 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过渡]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哪些理论指导?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
[转承]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循环经济
[活动] 如何理解“循环经济”。
[提问]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回答] 清洁生产
[案例分析] 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读图分析生产流程,思考问题。
[知识扩展] 绿色食品知识(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志)
[过渡] 而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实现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案例分析]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后讨论分析,及绘出“桑基鱼塘”的循环示意图。
[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每日能做什么?
[小结]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中国21世纪议程》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附: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
生态农业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旨在协调区域内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自然资之间的关系,满足人们对农业及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又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就是在鱼塘周围的塘基上种桑树,桑叶喂蚕,蚕沙(即蚕屎)和蚕蛹喂鱼,这些饵料先被水体上层的鱼儿吸食,上层鱼产出的粪便被水中的深游生物吸收,而深游生物又是中层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沉到塘泥中,又成为桑树的肥料。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因其生产上形成良性的循环而出名。
珠江三角洲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三角洲内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自然条优越。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当地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 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方式—“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见下图)
“果基鱼塘”是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养鱼,堆土筑基,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种植果树(如栽植荔枝、柑橘、龙眼等果树)。后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不少地区从原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大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人们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充分地利用土地的空间与轮作的时间,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桑基鱼塘的主要特点:
1.种桑与养蚕、鱼、猪相结合,生产上有紧密的联系。
2.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3.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相结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47829.html

相关阅读: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湘教版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