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2016届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 简秋生 审题人 潘小波(2015.10)(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0分钟)卷I(选择题 ,共50分)一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观察右图,你所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此图反映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②该制度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③该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该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和继承制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3.六朝时期有人指出:平常人家,妇女再嫁,后夫多宠爱前夫遗孤,但是男子再娶,后妻一定虐待前妻之子,此现象实是“事势使然”。所谓“事势”,最可能反映当时何种社会状况( ) A.同父异母子女间的关系较差 B.女子改嫁比男子再娶易受社会认同 C.继父比继母疼爱单亲的子女 D.家族继承权以族内同姓男子为主干 4.西周立国,以封建制度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C.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级高下而逐层分割5.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如果在一个春秋时期的诸侯墓葬中发现九个鼎,你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鼎已经不再作为权力的象征了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发达6.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 C.唐 D.清7.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做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做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8.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 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9.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邪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10.“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11.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12.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13.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1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铁券”(图1)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 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 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 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6.宋史专家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17.“(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18.“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9.《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20.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他所描述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三公九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21.“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22.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23.《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24.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25.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 )二 、史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浅论中国古代妇女再婚问题的演变》材料二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据《吕氏春秋?当务》整理材料三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周礼对元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3分)请解释其含义,并指出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周太史伯阳发出“周亡矣”感叹的原因。(6分)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自秦始皇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495813.html

相关阅读: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