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高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1.把下面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方格里。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二、积累运用(23分)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年轻的面容是春天里的一mǒ新绿,生机盎然;年轻的梦想是原野上的花海,xuàn烂多姿;年轻的信念是岩石上的一棵松柏,执着挺bá。年轻不是年华,而是飘yì的情思,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动。3.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6分)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 (A)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B)。(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2分)(2)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2分)(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2分)4.古诗文默写。((1)一(3)题必做,(4)(5)两题选做一题)(6分)(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宠辱不惊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学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这再次阐明了《论语》中“ , ”的深刻含义。(5)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与“家书”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 。 5.名著阅读。(6分)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与酒有关的经典情节,令人难忘。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甲)▲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连斟两碗酒,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乙)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不过冈’!”手提▲便走。(丙)曹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遂不疑玄德。(1)(甲)文中“▲”处描写的人物是(▲)(2分)A.郑屠 B.张乡绅 C.胡屠户 D.丁举人(2)(乙)文“▲”处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碗)朴刀 B. 六(碗)哨棒 C. 九(碗)钢叉 D. 三(碗)哨棒(3)下列内容与(丙)文故事情节不相关的一项是(▲)(2分)A.刘备下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B. 曹操指称自己和刘备为当今天下英雄C. 赵云进门欲斩曹操,被刘备制止 D. 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 6.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喜欢——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5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表格,完成相关任务。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上网时间、年龄上网目的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网”聊天交友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学习、写日记博客所占比例82.9%70.4%61%29.1%49.8%40%58.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共16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镜子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无法出示通行手续。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处长有点尴尬。车窗外,露出一张笑脸:“对不起,下次再来讲学一定提前办好通行证。”保安表情严肃:“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学生在围观。他顾不得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我是来做报告的,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张处长的脸开始涨红:“规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午后的骄阳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根筋!”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知道吗?”这时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说不过您,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职责……实在对不起!”保安的话让张处长愣住了,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张处长只好接着拨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校领导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并且不住地陪不是。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见保安站在那儿没什么反应,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们张校长是我老同学,这次讲座就是他邀请我来的……”保安还是无动于衷的一副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急忙向张处长道歉,另一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秒钟又定格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很长时间,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张处长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于是,他决定来个题外话,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尴尬,讲了他的困惑……台下的议论声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选自《中国小小说年度佳作2015》,有删改,作者 田洪波)7.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与保安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锋内容。(4分)第一次: ▲ ▲ 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校讲学 保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第三次: ▲ ▲ 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 保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8.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2)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9.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4分)10.文章内容只字未提镜子,为何却以“镜子”为题?阅读文本,写出你的发现。(4分)四、古诗文阅读理解。(18分)(一)(8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 )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4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二)(4分) 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而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5.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16.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2分)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17.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3分)18.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赏析。(3分)五、作文(4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乡下有些地方设有凉亭,供路人休息。有些好心人常常煮桶茶放在那儿,让过路人解渴。有一位老人怕赶路的人喝水急而呛着,于是在茶水里撒了一点点谷皮,这样,喝水的人就必须把谷皮轻轻吹开,然后慢慢地喝。 每个人都会从这则材料中获得启示,也会引起一些回忆,请你以自己的启示、回忆为内浙江省杜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570865.html
相关阅读:湖南省益阳市第十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