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高2015级第二期3月考试语文试题一、 (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泥淖nào 船棹zhuó 越陌度阡qiān 纤细xiānB. 凫水hú 枭雄xiāo 前倨后恭j 裙裾jC. 赍钱jī 赏赉lài 否极泰来pǐ 癖好pǐD. 樊笼 fán 磐石pán 荷枪实弹hé 溘然k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消弭 一泻千里 鲑鱼 纬编三绝B. 气慨 岌岌可危 桎梏 置若罔闻 C. 伶娉 循规蹈矩 ?傺 既往不咎D. 踯躅 左支右绌 沉湎 欲盖弥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参加“12.9”合唱比赛,我班文娱委员精心设计的演唱方法屡试不爽,同学们投入到排练中的饱满的热情就可以印证。B.《决定》明确,将进一步厘清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文化单位、社会文化团体、社会文化企业的职能。C.目前,乌克兰局势还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到底有多少前政府官员开始被清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亚努科维奇已经树倒猢狲散了。D.3月1日晚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让千里之外对灾难感同身受的我们无法抑制内心的强烈愤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市环保局原副局长杜少中撰文说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就选择了怎样的天空。这样的观点被业界认为是点破了灰霾污染长时间、大规模袭来的深层次原因。B.不管是从逆境还是顺境中一路走来,自己的奋斗都很重要,但也有方方面面的人去帮助自己,包括我们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个人利益总是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C.最近一个时期,安徽省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在诸多改革方案中尤其令人关注。根据方案,教师将不再仅属于某一所学校,而是区域共享资源。D.在这一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中,机遇与挑战交织,问题与任务叠加,如何走好自己的发展坐标和改革路径,是织就我们这座城市锦绣未来的关键。二 、(9分,每题3分)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存的歌辞,较早的有《孟子》中记录的《孺子歌》,据说是孔子游楚时听当地小孩所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种歌谣到秦汉时还十分流行。如刘邦有《大风歌》,项羽有《垓下歌》。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除了楚文化本身的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对楚辞的形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体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在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的这一节论述,正确地指出了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辞》形成的影响。当然,“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5、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辞”这一名称至迟在汉代前期已经出现。它本是泛指楚地的歌词,如孔子游楚时听到的当地小孩所唱的《孺子歌》。B、“楚辞”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的关系,后来专指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不使用四言句。[来C、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而汉代人普遍把楚辞称为“赋”D、“楚辞”是一种诗体,而《楚辞》是屈原、宋玉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集,由西汉末年的刘向辑录。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辞》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B.楚辞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但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它需要用类似古希腊史诗“吟唱”的特别声调来诵读。C.楚辞虽然脱胎于楚地歌谣,但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它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D.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屈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文化氛围中,所以他创作的作品给人以神秘的感受。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为了与汉赋区别,我们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而汉人因为楚辞“不歌而诵”,称它为赋,这也并不为过。B.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但不应属于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C.从楚辞中可以看出《诗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也可以看到战国时代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使《楚辞》与《诗经》朴质的体式有所不同。D.楚辞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除受巫教等楚文化的影响较大外,同时还受到不同文学体式以及形成时代的影响,但不会受个别诗人创作影响。三、(6分,每小题3分)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薄被自将。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著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 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再迁户部尚书。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惑为乱。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瑰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景云元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注】。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注】文贞:博学坚贞。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俊臣未至追还,恨之 恨 怨恨 B.瑰使按普思者 按 审问C.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 论 判处 D.卒削相王辅政事 卒 突然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瑰叱其使曰 B.皆所删正 秦王恐其破壁 卒惶急不知所为 C.瑰使按普思者 D.相王以太尉辅政 求人可使报秦者 以乱易整,不武四、(29分)10.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 (5分) 译文: 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 ” (5分) 译文: 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588465.html

相关阅读: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