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一节内容编排在《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中,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力这一基本概念,是本章的一个基础性的重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习本节的后续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2.重点与难点
本节从力的概念入手来研究物体受到的重力,力的概念很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材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以现实生活的例子作为依托,列举了生活中学生能够感知的例子,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定义和力的表示法,对于力的相互性的理解是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度定义的。可见,力的概念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重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材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来介绍重力的有关知识,重力概念理解的难点是对重心的理解。
二、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知道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法来表示一个力,会画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会求重力的大小并能确定重力的方向。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会用县挂法确定不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会求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来体验力的产生原因、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作用的相互性。
2.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悬挂法来探究确定不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
3.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对知识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和科学猜想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一观点。
三、教学方法
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物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为此,本节课教学中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主要程序是:提出问题→科学想象或体会→探索研究→再创情境→得出结论→深刻理解、指导实践。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1/2,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弹簧秤;质地均匀不规则的薄板,细绳;大圆环;三角板;重锤线。
五、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这几天咱中国人都为一只“飞船”上天和返回而振奋、而骄傲,这只飞船叫什么名字呢?
2.“神六”在太空中是随意遨游的吗?(不,是围绕地球旋转!)
3.为什么“神六”会围绕地球旋转而不逃离地球呢?(这是因为地球对它施加了一个作用力,把它拉住了)
这实际上是力的功劳,事实上,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比如:大家现在就受到了力的作用,从本节课起,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力方面的问题。
(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并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要求:同桌双手相互推掌,一人处于被动,双方感受力的存在,如果用力还可以把另一人推开。
体会和思考:力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2.科学想象并体会,探索研究上述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地动手、科学地想象并体会,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给以适当提示。
3.再创情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方木块,海绵。实验:手推方木块使之运动,手用力推海绵。
请学生总结: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4.逐字分析,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思考:(1)力能够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2)如何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引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结论:一个力总能找到它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例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提问:(1)用什么工具测量力的大小?
(2)力的单位是什么?
(3)力是标量?还是矢量?
(4)如何来表示一个力呢?(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5)力的图示是根据力的三要素来表示的,力的三要素是指哪三要素?
例2:用力的图示法画出下列各力:
(1)重100N的物体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的重力。
(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20N。
(三)搜索重力知识,研究重力的三要素,引出并正确理解重心的概念(约41分钟)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情景:让一物体自由下落。
问题:物体下落是什么力的作用呢?
2.搜索已有知识,引出新的知识
问题:(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能否用实例说明一下?
(3)重力的大小如何计算?
(4)重力的作用点是什么?如何定义的?(等效替代)
分组讨论,并由代表回答。
3.再创情境,探索研究物体的重心位置
探究性问题:(1)物体的重心如何来确定呢?
(2)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物体上吗?为什么?(讨论)
(3)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关系?讨论并举例。
探究性活动:用悬挂法测定薄板的重心位置。(测三角板、书本的重心)
(四)简要说明一下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学生自学并总结。
(五)总结本课内容
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概念;3.重力、重心;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六)作业
1.课本:P57 1、2、3。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60783.html
相关阅读:重力与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