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四)
地 理
(必修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第Ⅱ卷为非。全卷共34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60分。)
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 )
A.太阳辐射能 B.重力能 C.潮汐能 D.地球内部的热能
2.下列现象中,在缓慢进行的是 ( )
A.山崩 B.珠穆朗玛峰在升高 C.地震 D.火山活动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内力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断层 B.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褶皱
C.褶皱和断层都能形成块状山地 D.褶皱和断层都未破坏岩层的连续性
5.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的原因主要是 ( )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体相对位移 D.岩石受力过大
6.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 ( )
A.地质作用B.地质构造C.变质作用D.内力作用
7.图4-1中表示喷出或侵入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地形区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
A.汾河谷地B.长江三角洲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
9.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是 ( )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0.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11.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 (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切割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12.沟谷的形成主要是 ( )
A. 流水沉积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13.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14.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 )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垂直地面的侵蚀
15.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 ( )A.断层上升 B.褶皱隆起C.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16.有关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入海口地区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D.各部分均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17.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陡崖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型冰川谷读图
比较图4-2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8~19题。
18.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19.与河流位置,a 、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20.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 ( )
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凹岸、凸岸均为堆积
21.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 )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有关河流侵蚀地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B.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C.侧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D.下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23.黄土高原的干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 ( )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沉积作用
24.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
图4-3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回答25~27题。
25.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
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
26.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 )
A.山麓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沙洲D.三角洲
27.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 )
A.① B.④ C.③ D.②
28.当岩层受到外力的挤压,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 ( )
A.褶皱 B.断层 C.背斜 D.向斜
29.下列山地不属于褶皱山地的是 ( )
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 庐山 D.安第斯山
30.下列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B.在山岳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读图4-4“岩石圈物质循环略图”,回答:(10分)
⑴②表示 作用,,⑤表示 作用。
⑵写出A、B、D三个部位的地质构造名称:
A , D 。
⑶说出B地成山的原因: 。
⑷C是 活动,其发源地是 。
⑸E为 岩,F为 岩,
G为 岩
32.读图4-5所示三种地貌,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A图地貌为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图中是① 。
⑵B图地貌是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 地区。
⑶C图地貌为 地貌,其原因是
岩石,受到含有 的水的
作用而形成。
33.图4-6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10分)
⑴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 ,其目的是为了避开 。
⑵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 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
⑶一般来说,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 通常优先修建 ,在线路选址时,通常把线路地址选在 。
⑷图中铁路穿过的谷地按山岳的形成类型属 于 ,它是由 发育而成。
⑸C处地形为 ,AD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 米。
34.读图4-7,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图形中表现出了地壳运动中的 运动 形式。
⑵甲、乙两处中, 是背斜, 是向斜;
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⑶甲处地形为 ,形成的原因是
;乙处地形为 ,形成的原因是 ;
⑷假设①是含煤地层,则在甲、乙两处向下开矿,可以挖到煤炭的是 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BAB 6-10BABDD 11-15CCBCD 16-20CCDAC 21-25BBBDA 26-30ADACB
二、非选择题
31.⑴喷出和侵入 重熔再生 ⑵背斜 断层 ⑶向斜轴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⑷火山喷发 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⑸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32.⑴冰蚀 冰川侵蚀 冰斗 ⑵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干旱沙漠
⑶喀斯特 可溶性 二氧化碳 溶解、冲刷(化学溶蚀)
33.⑴成“之”字形分布 陡坡 ⑵等高线 坡度小,工程量小 ⑶公路
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⑷断块山地 断层 ⑸陡崖 150-250
34.⑴水平 ⑵)乙 甲 乙 ⑶山岭 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⑷甲 甲处地下有该含煤地层,而乙处地下缺失该地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696152.html
相关阅读:2016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从生物圈到细胞测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