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三)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读右图,回答101题。

 

101.形成①、②、③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环流的差异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差异

C.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差异 

D.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

 

102.若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该地可能位于(  )

 

①欧洲西部

②美国西部沿海

③大洋洲东南部

④南美洲西南沿海

 

A.①③    B.②①    C.③②     D.③④

 

103.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①P地属于地中海气候

②P地不可能位于非洲西南部

③P地河流7月进入汛期

④P地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A.①②④    B.③②①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10为某大洲部分地区气侯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04题。

 

104.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能正确表示下图中甲处沿岸气候类型特点的是(  )

 

 

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三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三个城市。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1010百帕。读图完成105~106题。

 

 

105.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

 

 

106.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我国南方春季和夏季的雷雨较多。雷阵雨是在潮湿空气发生强烈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发生于大气的稳定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07.有利于我国夏季雷雨形成的大气状况是(  )

 

A.阴雨天气      B.高气压控制        C.炎热天气          D.空气湿度较小

 

108.春季雷雨大多出现在半夜到早晨,有“春雨惊梦”之说,其主要原因是(  )

 

A.此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大,大气稳定

B.此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小,大气稳定

C.此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大,大气不稳定

D.此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小,大气不稳定

 

甲图是中纬度某月海洋与陆地表面等温线分布图,乙图是某条经线上不同纬度1月和7月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9~110题。 

 

109.甲图所示地区(  )

 

A.位于南半球                       B.处于冬季

C.甲处可能是北美州                 D.乙处可能是亚洲

 

110.下列四幅图是不同地区的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百帕)。其所代表的月份与甲图代表的月份基本吻合的是(  )

 

 

读北半球某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111~112题。

 

 

11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附近能形成暖锋的是(  )

 

A.甲、丙         B.乙、丁         C.丙             D.丁

 

112.图中P地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图4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113~114题。

 

 

113.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114.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时刻变化的。读下图回答115~116题。

 

115.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  )

 

A.南半球,气旋     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北半球,气旋

 

116.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图7为某日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7~118题。

 

 

117.下列四个城市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  )

 

① 扬州    ②长沙       ③哈尔滨        ④石家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④

 

118.图示天气状况出现时,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丙三地中,风力最强的是丙地

②甲、乙、丙三地都是晴朗天气

③甲地刮西北风,乙地刮偏北风,丙地刮偏东风

④甲、乙、丙三地温度最高的是丙地

 

A.①②     B.③④     C.② ④     D.②④

 

读下图回答119~120题。

 

 

119.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d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

 

1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暧气团控制       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 ,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完成121~122 题。

 

121.“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图8-4),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天气的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2.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3.“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

 

A.流量平稳      B.断流        C.洪峰急涨猛落       D.含沙量少

 

124.图6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下面对该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125.下列选项中,与地下水作用关系不大的地质灾害类型是(    )

 

A.地面塌陷沉降         B.泥石流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沼泽化

 

读图,回答126~127题。

 

126.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27.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

 

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28~130题。

 

 

128.图4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129.从图4中可以看出(    )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130.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图3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3回答131~132题。

 

 

131.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13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回答133~135题。

 

133.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134.下列寒流中,对大陆沿岸荒漠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    )

 

A.拉布多寒流、加那利寒流、千岛寒流

B.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秘鲁寒流

C.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135.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答136~138题。

 

 

136.由表l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37.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138.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图3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9~141题。 

 

1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

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140.流经e海域的洋流(    )

 

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由高纬流向低纬

 

141.e海域与f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    )

 

A.Te>Tf;Se>Sf   B.Te>Tf;Se<Sf    C.Te<Tf;Se>Sf    D.Te<Tf;Se<Sf     

 

读下图,回答142题。

 

 

142.泉水补给区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1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1,完成第143题。

 

 

143.三个观测站中(    )

 

A.①位于大西洋

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D.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下图是科考船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44~145题。

 

 

144.科考航线上a、b、c、d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A.a      B.b        C.c         D.d

 

145.科考船途经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

 

A.3个板块    B.4个板块     C.5个板块      D.6个板块

 

读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146~147题。

 

146.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曲线A表示海水热量的支出

②曲线B表示海水热量的收入

③C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亏损,D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盈余

④C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盈余,D区域表示海水热量的亏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7.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

②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洋流带走的热量

③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并不平衡

④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收支是不平衡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8.12月份,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

 

A.顺风顺水    B.逆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逆水

 

149.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m)。渎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②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③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④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0.按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各海区中,海洋表面盐度最高的是(    )

 

①北纬10°大陆西岸附近         ②南纬25°大陆东岸附近

②③南纬35°大陆西岸附近       ④北纬60°大陆东岸附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为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51~152题。

 

151.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    )

 

A.0°~20°N         B.0°~20°S

C.40°~50°S        D.40°~60°N

 

152.该纬度带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是(    )

 

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

C.寒流的作用明显

D.暖流的作用明显

 

下图为某地区的河流、湖泊、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53~155题。

 

153.图示区域为(    )

 

A.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外流河  

B.天山-伊犁河-内流河

C.阿尔泰山-塔里木河-外流河

D.天山-塔里木河-内流河

 

154.图中a、b、c三区域的年降水量大致相当的是(    )

 

A.a和b    B.b和c     C.a和c      D.a、b、c都一样

 

155.在图示区域(    )

 

A.木材资源贫乏    B.羊毛资源丰富    C.适宜种植冬小麦    D.养殖三河牛、三河马

 

读下图 “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56~158题。

 

156.甲代表的水体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潜水      D.承压水

 

157.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158.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a变大      B.b变稳定     C.a在丰水期变小    D.b在枯水期变大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159~160题。

 

159.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水温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0.图中①③④⑤四处所在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161~162题。

 

161.①、②、③、④四股洋流中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洋流①流经区有上升流        ② 洋流②按成因为风海流    

③ 洋流③热带季风气候区         ④ 顺洋流④航行是国际海运的最佳航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63~164题。

 

163.右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

 

A.地下水补给      B.降雨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

 

164.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

 

读右图 ,回答165~166题。

 

165.若a点所在的线是大陆西岸,b点所在的线是大洋西岸,且都在低纬度,则(    )

 

A.a点附近有暖流流经      B.b点附近有寒流流经

C.a点附近有寒流流经      D.b点附近有西风漂流

 

166.若a、b点同在南半球,且分别位于夏季的海洋和陆地上,则(    )

 

A.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低纬突出   B.b点附近的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C.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突出     D.b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突出

 

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20天到美洲。我国郑和沿图中③线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下图回答167~168题。

 

167.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8.哥伦布第二次比第一次去美洲航期缩短17天,原因是(    )

 

A.第一次航程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右图是68°N某地在一天内太阳高度(实线)和该地某河流流量(虚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69~170题。

 

169.该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莫斯科西南方向日落  

B.悉尼在当地时间6点之前日出 

C.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D.我国东北河流出现春汛

 

170.据图分析,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地下水    B.雨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参考答案与解析

 

 

101.【解析】答案选A。图中①位于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②地处印度半岛,受热带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③地在中国东南,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102~103.【解析】 102.C  103.A   西风带的范围为南北纬40-60度之间,由图中P点的位置和指向标,可知P点长期受西风的影响,则P地在南半球的大陆西岸。故其有可能位于大洋洲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南沿海;若P地受季节西风的影响,则P地应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04.【解析】答案选B。甲地为地中海气候,A图信息显示7月高温多雨,1月寒冷干燥,表示的是温带季风;B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C地雨热同期,冬季寒冷,为温带季风气候;D地所示冬季气温高于0度 ,但低于10度,且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105~106.【解析】105.A  106.D   由题意可推断此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中心为低压,四周为高气压,在中心西侧出现冷锋锋面。

 

107~108.【解析】107.C  108.C   炎热天气可能使潮湿空气发生对流运动,这是形成雷阵雨的条件;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在半夜到清晨,此时大气的垂直递减率也最大,易形成强对流。

 

109~110.【解析】109.C  110.A   从甲图中气温分析其位于北半球,又因其位于中纬度地区,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上,说明其位于夏季。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甲为陆地,乙为海洋。A等压线反映北半球陆地为高压,为冬季。C南半球夏季陆地为低压;D图应为南半球夏季海洋的高压;B反映北半球陆地上的低压。

 

111~112.【解析】111.D  112.B   由图可知,有一个高压中心和一个低压中心。由空气流动规律可判断,丙为冷锋,丁为暖峰。P地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空气向右偏,应为西北风。

 

113~114.【解析】113.B   114.C   由图可知,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说明全球在该时期在变冷,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全球气候变暖,雪线高度在升高。

 

115~116.【解析】115.D   116.C   首先图中气流运动方向为四周流向中心,该天气系统为低压气旋,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向右,确定为北半球的气旋。

 

117~118.【解析】117.A  118.D    石家庄位于冷锋前,哈尔滨位于暖锋后,都为晴朗天气;扬州位于暖锋前,长沙位于冷锋后,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甲、乙两地都受高气压控制,为晴朗天气;丙位于暖锋后,也为晴朗天气。甲乙丙三地中,丙所在地区的气压值最低,气温最高。

 

119~120.【解析】119.D  120.A   甲图所示为锋面雨天气,据图知,①④两点在暖气团的控制下,因为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总是暖气团处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乙图中的城市的西南方向为冷锋,东北为暖锋。冷锋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暖锋锋面则向冷气团一侧移动,d点在冷锋锋面前,c点在暖锋峰后,都在暖气团的控制下;

 

121~123.【解析】121.C   122.A   123.C   在这一天中气温达到最高值前后,地表蒸发最旺盛,土层中水分含量最少,易发生沙尘暴天气。在春季,黄土高原地区受冷气团的影响,空气对流强烈,多大风天气,加上地表缺乏植被保护,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地层中冰冻融化,蒸发旺盛,土层变得松软,容易发生扬尘天气。夏季,黄土高原进入雨季,河水会急涨猛落,又会带来严重的冲刷,导致河流含沙量激增。

 

124.【解析】答案选C。此题围绕人地关系(地下水位变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选材,考查考生根据图表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随着城市地下水过度开采,出现地下漏斗,会导致城市地面沉降。

 

125.【解析】答案选D。 B、C不属于地质灾害。地面塌陷沉降主要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而泥石流是在降水、地形、植被状况及其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与地下水的作用关系不大。

 

126~127.【解析】126.B    127.D    由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确定该区为非洲的西北部沿海地区。非洲西临大西洋,西北部沿岸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寒流对流经沿岸的影响为降温降湿。

 

128~130.【解析】128.C   129.B   130.D    首先必须弄明白图示坐标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数量。水温由表层到深水,刚开始下降幅度较大,到一定深度后较为稳定;海水盐度受大气降水、河川径流稀释作用较强,随深度加深,受影响逐渐减小,盐度则逐渐增大,到一定深度后也逐渐稳定在一定的数值;海水的温度在1000米以上变化明显,1000米以下较为稳定;长江口为亚热带,表层水温在15度左右,不可能是夏季和冬季。深秋时长江流域晴天多、雨水少、海水的盐度普遍较高(>3.22),而草长莺飞的春季,南方地区多雨水,河流的稀释作用大,盐度较低。

 

131~132.【解析】131.C    132.C   根据图形判断,河流的径流量有两次大的季节变化,即确定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春汛由积雪融水汇集而成,夏汛由降水而成。可知该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区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因而在冬季可能出现结冰断流现象。由图可判断,该地的河流径流量不大。

 

133~135.【解析】答案:133.A   135.D   136.D   本题着重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通过文字材料,引出中心问题——洋流,题目未呈现地图,但时刻在考图,解题时可在草稿纸上画出简图,对照设问进行分析。由世界大洋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呈顺时针流动的洋流系统有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和夏季北印度洋海区。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则呈逆时针流动。故答案A正确。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表现为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使沿岸气候更干旱,促进沿岸荒漠的形成。千岛寒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流经的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由于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没有形成荒漠。故选择D。再由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南半球大陆东部、北半球大陆西岸、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暖流分布。而南半球高纬度是西风漂流属寒流。

 

136~138.【解析】136.B   137.B   138.C   我国水资源总量高于法国,但人均低于法国。我国每万元GDP是美国的10倍。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中国的2.47倍。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多,并不是水资源总量多,而是人口总量小;中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设备更新慢,再加上国民素质较低,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于其他国家;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具体措施:发展科技,保护水源,唤醒人们的节水意识。

 

139~141.【解析】139.B   140.D   141.D   由图可知表示的为西经,再根据剖面图,结合世界陆地分析,可判断该区域为南美洲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C为拉普拉塔平原,d为巴西高原,b为安第斯山。安第斯山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而成。a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沿岸秘鲁暖流的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巴西的亚马孙流域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域;e为南美洲大陆的西部海域,有自南向北的秘鲁寒流,对沿岸的影响为降温减湿作用。全球规模最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不是秘鲁寒流;e处有秘鲁寒流,f处有巴西暖流,则温度e<f,盐度为e<f.

 

142.【解析】答案选D。泉水位于乙地,此处为一断层,岩层破碎而使地下水从此露出地表,形成泉水。甲丙上面都为隔水层,不可能补给泉水,丁下面有潜水面说明表层为透水层,降水可以进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丁地又比甲乙丙地高,地下水受重力作用自然流入甲乙丙下的潜水层,由潜水变成承压水,又从岩层破碎出流出地表,形成泉水。

 

143.【解析】答案选B。图中三个观测站均位于西经170°附近,所以应该都在太平洋上。由图中读出①、②、③三个观测站的表面海水温度分别是T1=20℃、T2=25℃、T3=15℃,依据“低纬度海区的水温一般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特点,可以判断②的纬度位置最低。③观测站能观测到水深5km的水温,则其不可能位于水深不超过200m的大陆架上。海水表层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影响,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明显递减,但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在海深1km以下的水温基本上差别不大,保持在3℃~5℃左右,所以海水表面温度越高的海区,0~1km范围内的水温变化越大,②表面海水温度最高,0~1km范围内的水温变化也最大。

 

144~145.【解析】144.C   145.D   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度最高,南半球又比北半球高 ;考察的是板块构造学说,对世界六大板块大轮廓在脑海中有一个印象。

 

146~147.【解析】146.D   147.C   在0-30度海洋热量收入大于支出,30度附近热量收支平衡,30-90度热量收入小于支出,热量收入和支出最高值在0-20度;海洋表层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高纬地区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不一定高于低纬度地区寒流流经的海区的水温。洋流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可减少高低纬度之间的水温差。由于海水的热容量相对陆地较大,同纬度大洋中部海区的水温变化比同纬度近岸变化要小。

 

148.【解析】答案选D。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大西洋与地中海,盐度差异,导致地中海水面低于大西洋水面,所以表层海水终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即终年自西向东。12月份,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此时控制地中海的是西风带。

 

149.【解析】答案选A。a处潜水位比两侧低,说明地下水补给河水;b图相反,说明河水补给潜水。河水都是由高流向低。

 

150.【解析】答案选A。 地下水大量开采会造成水位下降。导致地面下沉。另外,地下水资源一旦破坏,短时间很难恢复。

 

151~152.【解析】151.D   152.D   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是海水蒸发消耗的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热量平衡值在北半球40-60度最大,且为负值。大西洋该海区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蒸发旺盛使海水热量支出较多,而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纬度又较高,导致太阳辐射较小,故该处收入和支出差值最大。

 

153~155.【解析】153.B   154.C   155.B 由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新疆西部。山脉为天山,河流为伊犁河,该河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属于内流河。从图中可知,a处降水介于200-400毫米之间,b处介于400-600毫米之间,c处介于200-400毫米之间。该处有畜牧业,羊毛资源丰富。

 

156~158.【解析】156.B   157.C   158.D   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地表水的互相补给,另一种是与地下水互相补给;地下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而由于承压水被不透水的隔水层覆盖,所以不能与地表水直接互为补给,故甲为潜水。Ab表示地表水之间的补给,一般长江汛期出现a情况,枯水期出b情况,即鄱阳湖对长江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a由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应该是长江水位较高的情况,每年夏季是长江水位较高的季节,是长江的汛期。近年来鄱阳湖实行退耕还湖使湖区面积扩大,鄱阳湖的融水面积增加,必然出现的变化是鄱阳湖对长江水的调节作用增强。

 

159~160.【解析】159.C   160.A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区域应为太平洋。根据洋流模式图,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此图为中纬度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故此海域为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根据盐分分布规律,①③盐度高于②④,同时,①为寒流流经区,③为暖流流经区;在南太平洋中低纬海域中有世界著名的渔场是秘鲁渔场。

 

161~162.【解析】161.B   162.A    由洋流流向,可判断此环流为南半球,①是由高纬度流向低纬的寒流,②为南赤道暖流,③为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暖流,④为西风漂流;四支洋流中,①为补偿流,②为东南信风下的风海流,③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④西风漂流不是国际航行的最佳航线所在地。

 

163~164.【解析】163.B   164.A   ①所示的补给类型随降水量的增多而增多,应为雨水补给,②为冰雪融水补给,③所示的补给最为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由图可知, ②类型以春季补给最多,夏季较少,秋、冬季无补给,应为冰雪融水补给。因为该河流上游冬季积雪多,但气温低,冰雪没有融化,到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冰雪的融化,形成补给,到了夏季,只剩下山顶少量冰雪可以融化了,故补给较少。 

 

165~166.【解析】165.C 166.C  由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在低纬度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若a、b同在南半球,且分别位于夏季的海洋和陆地上,则a的温度低于b,a处等温线向低纬突出,b处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167~168.【解析】167.D 168.D   古代航海主要借助风力和洋流,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是冬季,因为冬季从我国近海南下时盛行偏北风,北印度洋盛行偏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是逆风逆水(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

 

169~170.【解析】169.C   170.D   从图中太阳高度曲线可以看出,该地出现极昼,因此日期应为北半球夏至日前后,此时莫斯科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悉尼位于南半球,日出晚于当地时间6时;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是在春季4、5月份;此时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南移动。图中河流的径流曲线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最大的径流出现在14时左右,因此是冰川融水补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73560.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