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Word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一(16届)历史试题命题人:宋敏求 李伟 张文斌 审校人:高一备课组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 客观题(共7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2.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3.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他所批评的应该是A. 春秋时期的王室衰微 B. 东汉时期的乡举里选C. 魏晋时期的九品官人 D. 隋唐时期的科举仕进4.古代中国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现象出现于“科举制”时代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是①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 ②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③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④元朝设立行中书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 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A.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B.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7.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8.汉桓帝、灵帝时,社会上流行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对童谣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对当时社会政治腐败十分反感 B.人们对古代科举制度不公极为不满C.儒家思想和封建伦理制度受到质疑 D.士族门阀制度逐步走向腐朽衰落9.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A. 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 B. 古代的谏议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C. 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D. 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10.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 宗法制渐趋强化 B. 分封制趋于瓦解 C. 边疆诸侯争霸中原 D. 社会性质发生变革1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12.西塞罗《论共和国》记载: “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自然相吻合,适用于所有的人,是稳定的,恒久的,……,将不可能在罗马一种法律,在雅典另一种法律,现在一种法律,将来另一种法律,一种永恒的、不变的法律将适用于所有的民族,适用于各个时代。”材料描述的是A.自然法 B.习惯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13.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指出:“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材料所述内容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实际相符的是A.制度具有创新性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民主具有广泛性 D.居民参政的公平性14.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完全不同的各色人等,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A. 发展军事力量,加强统治 B. 变革法律,施行万民法协调各阶层关系C. 完善法律体系,编纂《十二铜表法》 D. 颁布《民法大全》,规定罗马人都是平等的15. “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A.实行联邦制政体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C.保持两党制原则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16.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在安妮女王去世后,王位将转人詹姆士一世的外孙 女——信仰新教的索菲亚手中。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其旨在A.防止旧王朝复辟B.加强议会权力  C.确立共和制 D.维护民主制17.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18.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最后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体现这种趋势的是A.中朝内阁军机处 B.御史府内阁军机处C.中朝军机处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20.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21.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1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雅典成文法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B.以法律形式体现民主精神与原则C.梭伦借鉴《十二铜表法》立法经验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2.下列关于罗马法起源与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十二铜表法》、习惯法、《民法大全》、万民法B.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C.万民法、《民法大全》、习惯法、《十二铜表法》D.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万民法23.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实现了由“”到“”的历史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A.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B.削弱了议会立法权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5.下列有关英法美德四国近代民主体制确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代议制在四国均得以确立 B.均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内阁均对议会负责 D.均以法律形式予以保障26.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 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27.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29.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辽宁省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8355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