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修订本·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三部分是结晶的教学内容(P170—P172)。该部分内容常规的教学设计如下:[学生实验]实验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在一只盛有30毫升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硝酸钾,配制成硝酸钾浓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学生观察到玻璃棒上和烧杯中都会出现白色晶体。由此引出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而且像实验1使晶体析出的方法叫做蒸发结晶;像实验2使晶体析出的方法叫做降温结晶(也叫冷却热饱和溶液)。
[引申讨论]像氯化钠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像硝酸钾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并讲述“海水晒盐”的原理及结晶在工业、生活中的用途。[课堂巩固]把结晶与溶解度曲线相联系起来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利用如上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学生能掌握结晶的概念,并且知道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但细想一下会发现,学生学习后会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如有学生问:
(1)要从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为什么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把热的硝酸钾的稀溶液和浓溶液同时进行降温结晶,析出晶体的速度一样吗?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考试说明在“身边的化学物质——水与常见的溶液”项目中明确对了解结晶现象提出了B级考试要求,因此,仅仅让学生掌握结晶的概念和分类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会提出类似上述(1)、(2)这样的问题,对教材P173页的“第8题:设计实验方案,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
无法解答,关键原因是对结晶的过程没有深刻的理解。其实,认真钻研教材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P172页有图6—22展示了冷却溶液析出晶体的大概过程,但是在平时地教学中,很多教师也能会忽而不见,或者即使是注意了,也没有进行详细地讨论,而只是“蜻蜓点水”式把它带过,导致出现了上述的现象。
学生是发展的人,“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教学要求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权威者、灌输者。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自我的认知角度来设计教案,应从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中跳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视教学过程为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将主体的“探究”摆在突出位置。
上述的教学设计中,看似有学生的主体探究,但这种探究形同虚设,只不过是教会学生结晶的化学实验该如何做,让学生把平时已有的知识在课堂上再现一遍,没有起实质性的教学作用,后面的教学过程更是教师凭借自己的意识在展开,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事实上,①基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化学教学观,目前研究的焦点已不再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应然”性探讨,而深入到具体教学行为中的“实然”性操作。
教师要作为一位创设者,设计探究性问题情境和活动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所闻所想,并以此为教学平台,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使课堂延续,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教师要“且慢说破”,要留下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自己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体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001067.html
相关阅读:学霸分享:这样准备考试,才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