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陪伴我们一生的人,爱人才是我们牵手一生,永远相伴的伴侣,父母和孩子各有自己的梦想。夫妻应该相濡以沫,风风雨雨相互扶持共同度过。父母和孩子应该“相望于江湖”,互不干涉,相互祝福。夫妻关系是脆弱的,是很容易更改的,想要长久必须小心呵护,真心对待,加倍关爱;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血的纽带,是亘古不变,颠扑不破的。夫妻关系是新家庭伦理的基础,是新时代社会中的最小单位;父子关系是旧家庭伦理的基础,是旧时代社会中的最小单位。旧的家庭伦理正逐渐被抛弃,被时代所不容。
如果家长将亲子关系看得最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将可能导致许多严重的后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可能造成失谐的家庭气氛。
我们在有孩子之前,一般把爱人或父母放在第一位。有孩子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开始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而很少去关注夫妻感情,夫妻关系不再像恋爱或新婚时期那样密切了,使得夫妻关系开始慢慢疏远。
多数家庭中都是妈妈关注孩子的问题多一些,爸爸关注得少一些。可以说,女性为家庭所做的牺牲是最大的。由于孩子对母亲的需求是绝对的,对父亲的需求是相对的,尤其是处在哺乳期的孩子。所以有些女性会在孩子断了奶,上了幼儿园以后再去参加工作。这种女性有着多种角色,她们既是职业女性,又是妻子,还是母亲。在社会与家庭面前,她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处于事业成长期的男人们则一心想着为自己、为老婆、为孩子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对妻子心灵上的关爱。日积月累,这将影响夫妻关系的和谐。
还有些女性为了能够让丈夫一心奔事业,自己管好孩子,管好家,甘愿放弃自己的工作,在家里做全职太太。她们认为“我牺牲事业吧,我保着他去奔事业。我呢,就多关注家庭”。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婚姻模式里的“二保一”——两个人保其中一个。“二保一”可能把自己保成黄脸婆,把自己的男人保成陈世美。因为在家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如果你只关心家庭,关心孩子,很可能逐渐与社会脱节。慢慢你会发现,你不爱打扮了,不穿金戴银了,你和丈夫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埋怨越来越多,整天唠叨,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了,夫妻开始吵架,丈夫每天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
孩子是家里的第一个“第三者”,因为他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夺取了“夫妻之间的爱”,如果只关心孩子,不关心爱人,家庭气氛就会失谐。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都很大,如果这种压力没有人关心、理解,帮助疏导的话,轻一些说,会影响夫妻关系,重一些说,可会是发生外遇的温床,因为,你不关心他,自然会有别人关心他,一个人在家里得不到关心,就会到家外找关心。
其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家长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恋子情节。
恋子情结是一种病态的爱,一个人由于爱子心切,可能会减少,甚至放弃对自己伴侣的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是,因为父母把孩子当成最爱的人,这种恋子情节对自己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恋子的母亲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最爱,近二十年为他付出,为他努力,俨然形成了一种习惯。但她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最爱的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妈妈,去上大学,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成立自己的家庭。当孩子离开,她进入“空巢期”的时候她会无比痛苦。
在沈阳,我遇到一个大企业的工会主席,她邀请我去给她们企业员工讲夫妻关系的课程。听完我的课后,她给我讲了她的故事:她的儿子从小到大在她的呵护和照顾下快乐成长,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对老公的关心和爱护很不够。孩子高考成绩非常优秀,被香港大学录取,孩子离开家上大学之后,她非常痛苦,思念儿子让她整夜不眠,20年的生活习惯突然变了,她极其不适应。她想尽办法去排解心中的思念和郁闷,跳健美操、练瑜伽、找人打牌……多种方法试过,不见成效,于是她就把心里的烦躁和不满都发泄在老公身上,刚开始老公还可以忍受,时间长了,老公不常回家了,这使得她更加情绪化。直到有一天,老公和她提出离婚,她惊呆了,她老公最后对她说:“我都忍了你20年了,一直以来你当我存在吗?想着你为了儿子,我可以理解,我本想着孩子上大学去了,我们会恩爱如初,想不到你竟然这样,我实在受不了了!”当一个男人正式提出离婚的时候,挽回的余地就不大了,因为这个男人被忽略和伤害的时间太长了。
第三,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你的婆媳关系可能会很糟糕。
如果你把儿子放在第一位,你的婆媳关系可能会很糟糕。
看看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小夫妻呆在自己卧室里,母亲总是在客厅里晃悠,并不时地敲小两口的房门,一会儿问:“今晚咱们吃什么?”一会儿又问:“咱家的剪刀放哪儿了?”一会又说:“媳妇,别聊了,帮婆婆干点活儿。”……母亲在潜意里总是识试图介入小夫妻的二人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可能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儿子是第一位的,她接受不了另一个女人夺走了她的最爱。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情况有一个前提:公公婆婆与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如果在你心中,儿子是自己的最爱,爱人排在第二位,那么这可能成为你的家庭的巨大隐患。如果有一天,你的儿子带着他的女朋友来到你面前,说:“妈妈,这是我的女朋友。”你会是什么表情?你可能看着这个女孩,嘴上说:“很好,不错。”但你的心里可能很难接受,心里说:哪来的一个“小妖精”!你潜意识里会这种感觉,因为孩子是你的最爱,最爱被另一个女人夺走了,你心里会舒服吗?等孩子结婚后,你家很可能会经常上演我前面所说的那一幕。
婆媳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一个核心的原因就是“夺爱”,婆婆想要夺回自己的最爱,而媳妇则希望丈夫是自己的最爱,这样的关系就变成了婆媳之间无硝烟的战争。当婆婆与媳妇发生争执时,儿子很可能偏向于母亲,不仅因为她是长辈,还因为儿子知道自己从小便是母亲的最爱,不忍心伤害母亲,所以他会为了维护母亲而去指责妻子。这种情况下,他和妻子的感情会渐渐疏远,长期下去,小两口的关系肯定要受影响。
同样,如果是岳父岳母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那么婆婆和媳妇之间的麻烦将被岳父和女婿间的困扰所代替。正是因为传统家庭伦理中“夫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配角”,所以不仅可能造成妈妈的恋子情结,同样也可能造成爸爸的恋女情结。
相反,如果你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清醒地意识到爱人才是自己的最爱,把爱人放在第一位,孩子放在第二位,那么当孩子要成家,寻找自己幸福的时候,你自然是喜悦的。当孩子把伴侣带回家的时候,你会心花怒放,因为有个人要给孩子真爱,孩子找到了好的归宿。你也会真心地祝福他们走上了像他爸爸妈妈一样的幸福之路。孩子则会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回报父母,并且能够建立正确的观念——让爱人成为自己的最爱。
大家庭应该尊重小家庭的相对独立性,并且公公婆婆彼此相爱,两代人都是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那么即便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婆媳关系也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婆婆失去的并不是自己的最爱,而只是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是可以承受的。同样的,岳父岳母假若彼此深爱,那么,他们和女儿女婿住一起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最终一家四口人都是幸福的,其乐融融。
所以,家长朋友请千万记住: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爱人才是你最重要的那个人,才是你的真爱。
最后,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有可能会恋父恋母。
简单地说,心理学上把女儿对父亲产生爱恋,爱父嫌母,叫做恋父情结;儿子对母亲产生爱恋,爱母嫌父,叫做恋母情结。恋母情结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
恋父恋母是一种不健康的感情。孩子的恋父恋母心理必须适时淡化,割断。如果任其发展,对孩子会造成不良影响,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仍然深恋着自己父亲母亲,而不容易把感情移到其他人身上,甚至不能顺利组成家庭,严重者还会导致性心理发育障碍或其他方面的障碍,影响日后的生活。
一个女孩长期用父亲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爱人,结果搞得夫妻关系很紧张。离婚后,她决定永远不再婚,终生侍候父亲。在她的心中,父亲是最完美、最神圣的,为了父亲,她愿意献出一切,甚至超越社会的伦理规范。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男孩的案例。他在择偶时总是按照自己母亲的特点去选择。多年后终于勉强选到一位,但婚后他极度痛苦。他总觉得妻子不爱他,不疼他,不理解他,什么都不能让他满意。每次他伤心难过时,总是向母亲倾诉。他甚至嫉妒父亲,觉得母亲应属于他一个人,因此,对母亲关心备至,百依百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恋父恋母情结的形成与父母对子女不正确的爱密切相关,比如父女关系、母子关系超过了夫妻关系,再比如女儿或儿子生理心理到了成熟期还是挨着父亲或母亲一起睡,甚至父母把他们当做幼儿一样的经常拥抱和亲吻等。
孩子在3岁到6岁期间,会在感情上更加依恋父母中的一方。如果家长不能在这个阶段教孩子具有独立意识,也从不让他自己去独立完成一些能力所及的事,而是一味地宠爱,还像在婴儿时期一样地照顾他,那么他们会缺乏独立能力,会依赖别人,尤其是依赖那些可以给予他们许多关心的人。
另外,孩子在身份和性别认知期阶段,如果男孩过分依赖母亲,女孩过分依赖父亲,很容易形成孩子的“性身份障碍”,有可能发展为排斥甚至仇视异性,严重的可能形成同性恋的潜在内因。理想的状况应该是,男孩子认同父亲,女孩子认同母亲。男孩子应多与具有男性心理特征的父亲亲近,从父亲那里学习男性特有的性格气质和举止神态。同样,女孩应多与具有女性特征的母亲亲近,以便学会如何做女人。
家长朋友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爱人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是自己最爱的人。本着这一点,去与孩子相处。为了孩子的今天和未来,为人父母者必须警惕子女的恋父恋母情结。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应先从观念上树立夫妻关系的首要地位。良好的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首要位置,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最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009256.html
相关阅读:高考第一轮备考化学基础知识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