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法》基础知识介绍
1、历法与历书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室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合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合历。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问题。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2、年月日的来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一个“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阴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以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太阳光照不到,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早晨,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黄昏。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天,是历法上的最小单位。
这种用太阳运动规律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真太阳日操作起来很困难。
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子——平太阳日。一个平太阳日等于24小时。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时止,为一天。
3、时辰与日时分秒
在我国古代,没有小时、分钟、秒这些计时单位,只有时辰。人们把一个平太阳日划分为12个时辰,跟现在的计时单位相比较,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值得注意的是,时辰是从奇数钟点算起的,每隔两小时一个时辰。而且,一天的分界点也不是午夜0点,而是23点。每个时辰都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即:
子时:23:00~1:00
丑时:1:00~3:00
寅时:3:00~5:00
卯时:5:00~7:00
辰时:7:00~9:00
巳时:9:00~11:00
午时:11:00~13:00
未时:13:00~15:00
申时:15:00~17:00
酉时:17:00~19:00
戌时:19:00~21:00
亥时:21:00~23:00
4、阳历、阴历、农历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规律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个回归年)为一年。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平太阳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1天。
我们知道,平太阳日是历法上的最小时间单位。而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个平太阳日,并非平太阳日的整数倍。这就给我们生活中的计时方式带来了麻烦。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引入了公历这种历法。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由“儒略历”修订而成,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此历法。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制定和采用的历法。
公历年,包括平年和闰年两种。平年的长度是365个平太阳日,闰年是366个平太阳日。之所以这样规定,完全是为了解决阳历的回归年并非平太阳日的整数倍这一问题。公历每隔4年就有一个闰年,其它年份都是平年。闰年比平年增加了1天,每4年一个闰年,相当于每4年增加1天。闰年多余的1天加在2月的末尾。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因此,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
公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我国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的“农历”,一般人也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纯粹的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1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国的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大月30天,小月29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个闰年,每逢闰年就多加1个月,就是“闰月”。
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的缘故。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也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大约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5、公元、世纪、年代
“公元”是公历的纪元。它原是以传说的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从公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于是就改称“公元”。历史上,耶稣诞生前的年代被称为“公元前”;耶稣诞生那年以后的年代是“公元后”,简称“公元”。
“世纪”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一百年。也是从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公元元年至100年为1世纪。以此类推,现在是21世纪中的某一个10年。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就是指从1980年开始的那10年。从1990年起,就进入20世纪90年代了。
6、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桃月、孟夏;
五月:榴月、薄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月:
九月:亥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7、公历闰年的计算方法
由以上公历对闰年的规定可知,公历置闰的条件是:
●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
●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只要能够符合以上两个条件之一的年份,就是闰年。
8、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别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节气”,在月中的叫“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署、大署、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小署、大署、处署、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时期的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现象。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意
立春:春季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
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复苏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立夏:夏季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忙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小署: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处署:”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白露:因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气往往凝成露水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降霜
立冬:冬季开始
小雪:开始降雪
大雪:降雪较大
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长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年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二一,
下半年来八、二三。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转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二一,下半年是八、二三。
这些就是接交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四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署和小署,立秋处署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9、农历闰月的算法·中气置闰法
我国的农历,不是单纯的阳历,也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就是说,农历即包含了阳历的成分,又有阴历的因素。这就造成一种麻烦:如何更好的协调阴阳历,把它们融合到农历中呢?
按照惯例,如果把阳历的一个回归年分为12个月,那么一个月大约是30.5天。而阴历的一个月,是指一个朔望月,即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这个时间大概是29.5天。这样的话,阴历12个朔望月大约是354天,比阳历一年少了约11天。为了弥补这种差别,我国的农历引入了“闰月”的概念。即每隔3年,朔望月就多出1个月,这个多余的月份就是闰月。
那么,一年12个月,到底把这个多余的闰月放在哪个月之后呢?农历规定:
●没有中气的阴历月份的下一个月,就是闰月;
●闰月的次序与它的前一个月相同。
例如,2006年阴历7月的下一个月没有中气,那么此月就是闰月,叫做“闰七月”。
10、十二月气象歌
正月:岁朝宜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缝三卯,到处棉花豆麦宜。
三月: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是丰年大有收。
四月:立夏东风少病祸,晴逢初一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须防蝗虫侵稻禾。
五月: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果园受熬煎。
六月: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中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厄,谨防三冬多雨雪。
七月:立秋无雨事堪忧,万物从来只半收,
处署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霜降南风五谷丰,重阳无雨晴一冬;
霜降若逢天下雨,抢收稻谷回仓中。
十月: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处处损人丁。
十一月:初一西风多疾病,若兼大雪病更多;
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小寒下雨大寒晴,大寒有雨沤出正;
初一若逢天晴好,下岁农夫放下心。
11、数九、数伏、入梅的算法
数九的算法:
数九的算法比较简单,从冬至开始,每9天就是一九,共有9个“九”。
例如,冬至当天为“一九”第1天,依次是“一九”第2天、“一九”第3天、……、“一九”第9天,然后开始数“二九”,依次是“二九”第1天、“二九”第2天、……、“二九”第9天,“三九”第1天、……、“三九”第9天,……,“九九”第1天、“九九”第2天、……、“九九”第9天。
数伏(暑伏)的算法:
数伏(暑伏)的算法比较复杂。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即天干为“庚”的日子,是初伏第一天。初伏共十天,紧接着是中伏。中伏一直延续到立秋以后第一个庚日的前一天。所以,中伏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十天,有时二十天。从立秋以后第一个庚日开始,进入末伏,共十天。
总之,初伏、末伏的长短是固定的,均为10天;中伏长短不固定,10天或20天不等,算法如上。“数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夏至当天为庚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应为其后第十天,而不是夏至当天;如果立秋当天为庚日,则末伏开始时间应为十天后的那一个庚日,而并非立秋当天。这一说法参见已故著名气象学家冯秀藻等著《廿四节气》(农业出版社,1982年)。
例如,2005年三伏入伏时间:
初伏: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十 乙酉年癸未月庚子日)
中伏: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日 乙酉年癸未月庚戌日)
末伏:8月14日(农历七月初十日 乙酉年甲申月庚午日)
入梅时间算法:
芒种后第一个丙日为入梅时间,小暑后第一个未日为出梅时间。这只是历书上的出、入梅时间,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梅雨季节。地域、年景等均会对当地的出入梅时间有影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022546.html
相关阅读:三月春游不可错过的地方??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