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神韵”和“史味”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听了几堂关于《国共的十年对峙》的课,一堂学案式的课尤其引起了我对新课改的担忧。课开始,教师出示的是大量填空题形式的预习检测题。三个教学段落,简直可以说是大量填空题、部分选择题和由一些材料无趣、难度较大、限定不清、很多小问题组成的问答题的世界。整个课上得内容琐碎、环节生硬、灵魂缺失、思路混乱、应试味浓,缺乏"神韵"和"史味"。由此,笔者感觉到历史教学"神韵"和"史味"的重要,感觉到很有必要围绕《国共的十年对峙》来探讨历史教学的"神韵"和"史味"问题。

一、历史教学的"神韵"

"神韵"指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天生化成而无人工造作的痕迹,体现出清空淡远的意境。通俗地说,神韵就是传神或有味。教学的"神韵"应该是建立在"有形"基础之上超越"有形"的一种自然、清新、灵动、活泼和充满生机的灵魂、思想、精神、风格和气质等。历史教学的"神韵"来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智慧、教学设计和对教学内容本质意义的把握,来自于教师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

(一)把握"灵魂"理解"神韵"

每课都有和应有自己的灵魂和核心,"一课一思想""一课一精神"应是智者的禅悟和意会。领会精神、抓住本质才会使历史课上得有"神韵"。每课的灵魂和核心又是通过历史发展的线索来呈现和牵引的。《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教学的灵魂和核心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避免右倾特别是左倾错误,来促使中国革命获得新的发展。当时中国革命的最大实际是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敌强我弱,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屠杀,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大城市,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在农村,同敌人面对面的死打硬拼等会对革命造成严重损失。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实际上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吸取一个个教训后取得的。体现这一灵魂和核心的主线具体表现为:(1)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认识到了掌握革命的领导权、特别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教材的第一个标题"南昌起义"、第二个标题中的"八七会议"确定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和秋收起义的决定、会议之后进行的秋收起义都与此有关。(2)吸取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受挫的教训,放弃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城市中心"道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并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实现了中国革命由"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并形成了红色政权与白色政权相对峙的局面。(3)吸取党内"左"倾错误给党、红军和中国革命造成巨大危害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新回到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来,从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并迎来了中国革命由国内革命战争到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新局面。

(二)"活化"知识催生"神韵"

历史离不开基本史实和基础知识,基本史实和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但它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目标,更不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基本史实和基础知识只有在历史整体的结构中才能变得容易理解和被记住,才能变成一种有意义的基本史实和基础知识。如本课中的三次反"围剿"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可以归结到"工农武装割据"的结构高度来掌握。历史知识什么不讲、什么可讲、什么详讲、什么略讲,一切应从实际、需要和教育价值出发,一切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南昌起义过程中的"南昌"起义成功后按预定计划南下广州和秋收起义中进攻大城市长沙的失败等不能不讲,而且需要重点讲,因为这是一个关键处。由此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走的还是"城市中心"革命道路,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活化的历史知识才能难以遗忘,并上升为能力和被赋予教育意义。如在教学"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时,可以出示毛泽东《西江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并可设计如下与材料相结合的问题:(1)此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材料中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此首词反映中国无产阶级已和农民结合的其它方面信息有哪些(镰刀斧头)?(3)此首词反映此次起义的主要区域在哪里(湘赣边)?"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能不能反映出中国的无产阶级已深入农村(不能,"向潇湘直进"实际上是想攻下大城市长沙)?(4)这次起义与南昌起义后的受挫有没有相同的原因?它们给中国共产党以什么教训和启示?

(三)峰回路转创造"神韵"

历史教学的魅力和"神韵"既来源于它丰富和生动的材料,也来之于它以史感人的激动和充满理性光芒的认识。就是在教材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教师也要在最佳时机创设最佳情境引疑置疑,并运用合理方式释疑解疑,使教学充满无限神奇,引导学生上下求索,阅尽无穷风光,而不是随意、生硬地抛出一些问题。另外,越是有思维张力和维度的地方,越是需要有能吸引学生眼球或抓住学生思维的引疑置疑。就本课内容而言,中国革命在此阶段的三次挫折其实就是三次探索的开始,在这三处引疑置疑最合适和必要。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1)大革命失败给中国共产党人以什么样的教训?为挽救大革命,中国共产党首先需要做什么事情(此问好在首先需要做什么事情,因为中共挽救大革命的事情很多,但首要的还是武装斗争,其他的探索还不急于涉及,它们有待于实践和认识的发展)?(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在吸取大革命教训后独立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的最终结果还是失败呢(起义的成功与失败有多种角度,最终结果失败可以成立。此题可通过学生探究后引入下一重点内容的教学)?(3)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根据地就能够站稳脚跟并获得发展。到1930年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在粉碎敌人的三次"围剿"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与白色政权对峙,并为什么中国工农红军又需要进行大规模、长距离的战略转移呢?其直接原因和主要动机是不是北上抗日呢(此问又掀一个高潮,把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引到第三大重点内容上去)? 引疑置疑如此,释疑解疑也是如此。在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教学时,有的教师也出示如下材料:一是集中全力纠正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二是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但在出示后的具体引导时,却在学生回答之前就说出分别纠正了"左"倾错误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这与这些教师长期不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有关。其实,此处有许多方面可引疑置疑和释疑解疑。如:(1)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领导人在什么方面的错误?(2)为什么在思想上的错误没有进一步纠正?(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形式上是谁在领导?毛泽东在事实上的领导核心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由此还可得出"党的领导实际上是在指导思想上的领导"的认识)?

(四)适当探究体验"神韵"

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应考虑内容的需要性和价值的必要性,而不是为了追赶时髦。有时为了把学习引向深入,必要时需要课前的准备,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情景材料,涉及到合作学习时需要分组、分工和成果合作学习汇报。本课值得探究的地方有:(1)南昌起义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可用朱德回忆中总结南昌起义教训的有关材料来引出此问题)?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走"城市中心"革命道路,共产国际错误指导,不了解中国国情)?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2)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般性的探究中往往少了农村土地革命,其实土地革命恰恰是中国民主革命两大任务中的一大任务,且农村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这些探究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引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五)居高临下升华"神韵"

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灵魂、核心和主线,灵魂、核心和主线一方面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收尾时还必须进行统筹全局的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以凸显教学的灵魂、核心和主线。归纳总结也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来进行,也可由学生来进行。本课的归纳总结应为:大革命失败后到1936年,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吸取教训逐步走向成熟的(从大革命失败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从坚持"左"倾错误到独立自主并重新确立实事求是路线)?中国共产党这十年在惊涛骇浪中发展成长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中国革命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历史教学的"史味"

在历史教学中虽然可以联系其他学科内容来帮助教学,但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切不能放弃自己学科特点来进行缺乏"史味"的教学。如在教学"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切不可把历史课异化成世界文学、艺术专业欣赏课。

(一)历史的"史味"在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就会使历史教学充满"史味"。本课中"大革命的失败"及教训、进攻大城市的失败及教训、党的领导的错误及危害就是特定的历史背景,离开了这些背景或者淡化了这些重大背景的教学就会缺乏"史味"。

(二)历史的"史味"在于历史资料的运用

历史资料包括文物古迹、文献图片等,有选择地运用这些资料,会增加历史的"史味"。如本课适当增加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回忆会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在运用这些资料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区别第一、二手资料。如教师可用"长征组歌"来进行教学,但须注意的是长征组歌创作于1964年,作品打上了那个时代的某些特征,如毛主席那时并不是主席。在此时教师也可穿插"毛泽东"最早被称"毛主席"的时间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

(三)历史的"史味"在于"以史立论"

历史教学的前提是尊重史实,任何离开史实依据的结论或是无说服力的,或是不能站稳脚的,尊重史实就是尊重历史。教学中必须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历史意识。历史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建立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的必然的逻辑联系,来帮助学生提高史学意识,来发展学生的历史认识。如"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中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两种精神的高度概括应该建立在具体的史实的基础之上,脱离了具体的史实,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对这两种精神形成联系和区别。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我党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内涵概括为六句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请列举有关史实,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并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抛却城市中心论,开创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的因素。这样的题目体现了"史证"的原则,避免了抽象的空洞说教。

(四)增强历史骨肉感来补充"史味"

历史正是因为有着多姿多彩的内容而吸引着广大受众,而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历史图景才给人实实在在的认识、智慧和教育。这一课的教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前重后轻,把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轻描淡写地带过去。总以为新课程重在方法、能力和认识,但历史的三维目标实际上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割裂了三维目标是达不成教学要求的。没有长征过程中巧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渲染,学生怎么有对"长征精神"的深切理解。看过《地球上的红飘带》后,红军生动、感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将令人永生难忘,并会成为激励人生的永恒精神财富。历史教学应该站在历史教育的大视野中来进行才会更加有效和有意义,功利性的教学是历史教育的大忌,因为历史最大的功能是它的教育价值,缺失了历史的教育价值,历史这门学科就基本上失去了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教学不需要面面俱到,但重点处、关键处的渲染和刻画还是必要的。

(五)恰当的历史与现实联系才会"史味"飘香

学习历史就是要放眼未来,为人类的前进和发展获得历史的智慧。这节课,有的教师把国共两党的关系(大革命时的合作到此时的对峙)跟今天的台湾与大陆关系联系起来,总让人感觉到不是时候,因为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还没全盘提示出来,其中的利弊得失很难让人一目了然。另外,此课的主课也不适合提出此类问题。还有的教师把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访台作为一种最新的资料拿出来,给人以追赶新闻而"拉郎配"的感觉,且联系时政治味太浓,影响了本课的"史味"。其实,本课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解决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如果非要与现实联系的话,"科学发展观"最合适,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面临关键时刻实事求是解决中国今后阶段发展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产物。

历史教学的"神韵"和"史味"是构建"有效课堂""生命课堂"的必要因素,追求和保持历史教学的"神韵"和"史味",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一贯的理想追求和始终要保持的教学特色,这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实践、积累、总结、反思和提高。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不停地努力,我们的历史教学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升华和局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029002.html

相关阅读:高中历史各朝代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