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考点清单】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知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重点知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重点知识: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知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

(一)背景

1.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经济崩溃。而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树立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二)诸子百家

1.概念:指在社会上形成的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2.主要流派和代表:(1)道家:老子、庄子;(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3)墨家:墨子;(4)法家:商鞅、韩非子。

(三)历史地位和意义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036953.html

相关阅读:2017高考历史图表材料类题型训练(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