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的景观名胜,为何能吸引众多游人趋之若骛,而且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自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有文化,有历史。那么,文化、历史又以什么为载体?最直观的便是文物或历史遗迹。
历史遗迹为名胜带来神秘感,给游人以丰富的联想;文物含藏着特定文化。有了历史、文化的景观名胜就不会让游人仅仅“到此一游”。因为,景观除却直观的审美价值之外,还有了属于自身的灵魂——文化。
一、文化之与景观,如人之思想与躯体。
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景区也遍地开花。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开发者、设计者发现了人为与自然、人文与景观之间的矛盾,且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我们认为,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往往充当景观的内涵;文化之与景观,如人之思想与躯体。文化的挖掘,是通过实物的研究和认证来实现的;而实物又必定蕴涵文化的成分,文化又决定实物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景观亦如是。
1、地域文化有三种不同表现方式,但由地域文化归而统之。
文化,特指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综合。文化的发展与地域、历史有密不可分,而且民族间的文化也有其差异性,我们暂且将它们称为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
(1)文化的横向分布成为地域文化。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地域”,是特指本乡本土。世界范围内,大到四大洋五大洲,小到一座城市一个部落,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范围(虽然这是人为的区分)。在每一地域内的人们,几乎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俗语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渔夫生活于大江、大河、大海之滨,到了高山、草原,他就无法施展一技之长;樵人离开了他的森林,也必须面对前所未有的生活考验。曹操挥师南下,攻打东吴,驻扎长江北岸赤壁口,只因中原之将士不谙水战,百万雄师毁于一旦,而曹公也几乎丧命华容道。由此,地域间之差异可见一斑。
文化则又恰恰源于生活,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展;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也就各异。河姆渡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是公认的中华民族文明两大起源,由两者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可以得出,南北文化的差异性已经初现端倪。在以后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所特有的文化体系,而且,由于政治、历史等多重原因,地域间的划分日趋具体,出现了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等一系列具地域特征的文化体系,文化体系也随之复杂化了。
综上,由于种种原因,地域间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即存在地域文化。
(2)文化纵向的承替称为历史文化。
时代在变迁,历史在发展,文化也随着更新。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文化也是与时俱进,更有甚者,文化也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然而,历史也会在文化身上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地域文化。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齐文化与鲁文化,包含了其中多数学派,可谓是两朵虽同出一母,风格却截然不同的奇葩。由于历史的撮合,两者构成了一个体系——齐鲁文化,生存并发展于齐鲁大地。至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齐鲁文化中的儒家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延续并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儒学也接受了其他学派或是宗教的思想,道、法、佛(禅)等,并与其他思想结合,支生出新的学派,儒、道、禅等结合,产生理学等。
再者如:中国、印度,是古老文明古国,美国、澳洲则是后起之秀;北京——七大古都之一,上海则是新兴的国际大都市;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井冈山——燎原星火的起点。历史文化有其延续性和交替性,和永恒的规律性。
因此,地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都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她却有其自身的延续性和更替法则。
(3)还有一种混合型的文化分布就是历史文化。
地域文化也有其民族性。单说我国,由于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政策,56个民族分布于神州各个角落。每个民族由于生活区域、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因而各民族间的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民族的文化又统称为华夏文明或中华民族,用以区别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如:日耳曼人、犹太族、法兰西民族、美利坚民族等。
古希腊心理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认为,不同民族表明同一事物的名词之不同,不只源于那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不同本性和那些事物在那些民族中的每个民族那里产生的印象。也就是说,a、民族间文化产生差异性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民族自身的本性和事物对一个民族生存所产生的作用。b、各民族间的确存在着强烈的差异性。
因此,地域文化在地域、历史、民族间,都存在着差异性。由于地域相对比较稳定,我们边把三者由地域文化归而统之。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者的出现,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景观一词来自德语,原意是指风景、景物。自从景观一词被引入地理学后,就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即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象的综合体。景观可以大致的分成两大类,即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也称人文景观)。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综合体。山体、原始森林、河流海洋等,皆属自然景观之列。
(2)人文景观:
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集团为满足社会经济需要所创造的景观,如农田、城市、荒漠中的绿洲等;还包括应旅游之运而生的主题公园、游乐园。
然而,在现实的景观世界里,单纯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是不多见的,多数都是两者并存,都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二、地域文化与旅游景观,如同人与灵魂:
景观与文化,如人之与思想。宋人郭熙曾言:“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寥寥数语,就把山水景观拟人化了,然而,有了“血脉”、“毛发”、“神采”还不能称其为完整的人,景观亦如是。因为,完全意义的“人”是有思想的,有“三魂六魄”,所以,我们为郭熙之句添加“以(地域)文化为灵魂”,意即景观也有灵魂,而景观的灵魂就是地域文化。
1、世界各著名景观无不包含强烈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景观的灵魂,是景观长盛不衰的保证;景观则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纵览世界各大著名的旅游景观,它们无不包含强烈的地域文化和明显的地域特征。
杭州西湖,百媚千娇,外柔内刚,柔美如西子,才艺似苏小,刚强犹岳王;“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是一面镜子,不仅方便了“美景们”梳妆打扮,还照出了历史,映出了文化。
西湖是杭州的缩影,春秋时曾先后属吴、越,因此,西湖所在的杭州就属吴越,而西湖就是产自吴越的一颗明珠。在西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时刻接受着“吴越文化”的洗礼和渗透,无处不凝聚着吴越文化。而吴越文化的精髓,从当时杭州被誉为“江南佛国”就已可知其八九了。因此,西湖时时处处都散发着佛国气息,更深层的讲,西湖本身和周围的美景(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以及西进后的西湖风光)无时无刻不透出“禅”的空灵与幽静。
西湖表现出来的空灵与幽静恰恰就是五代吴越文化的精髓,也就是西湖在五代时的地域文化,更说明了这就是五代时吴越人民的审美观,因为西湖出现在了合适的地点,更是因为合适的统治者赋予了西湖合适的文化内涵。正应验了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的话:美就就是合适的,与目的相应的,即,美就是人们喜爱的。
因此,自五代开始,西湖的文化底蕴就围绕着“佛”而展开,西湖与禅更是结下不解之缘。
巴黎凯旋门,神圣庄严,古典高雅;庞大的身躯,精细的雕刻,极具欧域特色的建筑模式,符合欧洲人的审美观,也吸引了全世界的人们来观光游览。然而它更具历史的纪念价值,在凯旋门上装载的是拿破仑的宏图伟志,是法兰西的骄傲,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外战争的历史,却又弥漫着法兰西民族的浪漫主义。
2、没有文化灵魂的景观必将走向衰败
景观没有了文化的灵魂,没有了历史的沉淀,必定走向灭亡山水美景有了大自然的外在形象,却没有文化的灵魂,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有的无人问津,湮没在岁月无痕;有的消逝于风雨的波折。人造景观若不赋予历史文化,也同样会走向衰败;同时景观也需要历史文化提升自身的观赏性。
神农架,地处湖北荆楚之地——湖北,湖北是楚文化的摇篮。楚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逐渐崛起,逐步成为南方空前庞大的第一大国。楚国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古老国家。神农架山地是秦岭、大巴山、巫山山脉汇合地区,是我国中部最大的山区,向有“中央山地”的称呼。
以神农在此搭架采药而闻名于世的神农架,是远古洪荒时代遗留下的“备忘录”,以其蛮荒的历史、诡谲的传说和神奇的生物世界,发散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其中,神农架究竟有没有“野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一个久未解开的谜团。巍巍神农架,悠悠“野人”谜,像磁石—样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特别是近年来,“野人”像幽灵一样再次徘徊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之中,频频地与人们捉迷藏,若隐若现。
神农架“野人”之说由来已久,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在《九歌·山鬼》诗中写到:“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宣笑,子慕予兮善窈窕。”那“多情善笑”的山鬼究竟是什么?山鬼出没的地方,正好是古代楚地,在屈原的故乡附近,楚地就指湖北一带。可见,山鬼出没的地方与“野人”活动的是一致的。唐代柳宗元也有“猩猩,人面,能言笑,出蜀封溪山”的记载。
在发现“野人”之后的几千年里,神秘的野人之谜一直影响着神农架,而“野人”似乎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科技的落后,人们意识不到这种类人动物的价值,一直没有向外界透露自己所见所闻,直到1976年,几位神农架林区党政领导干部,在两米左右近距离内,碰上了这种“红毛怪物”后,才引起了轰动。神农架也因此名噪海内外。
那么,纯自然的风景,与带有人文气息的景观相比较,谁的影响里力更大呢?了解神农架对外界透露“野人”传说前后的变化,就可以明白了。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是吸引全世界“眼球”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风帆”里面,是一座可同时容纳二百万观众的歌剧院,是一座谱写了吸引英国女皇亲临的传奇的建筑,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
早在5000多万年前,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已经在这个独特而具挑战性的大自然环境中落地生根,时至今日,澳大利亚土著被视为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1770年英国人詹姆士·库克(JamesCook)第一次抵澳大利亚东部海岸时,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的殖民地。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在这个近150多年的时间里,澳大利亚接受着英国的殖民统治,大量的欧洲文明传入,推动着这个新现大陆的发展。澳大利亚的文明是本土文明与欧洲文明的结合。
三、大山的理念:取于斯,用于斯
我们大山认为:在景观设计当中,要准确的判断并寻找文化与景观的结合点,文化的赋予要采用“取于斯,用于斯”的原则。“取于斯”,意即充分分析景观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挖掘符合该景观的文化,同时也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文化,形成特色的景观文化体系。“用于斯”,则是把已经形成的别具一个的文化体系,融入景观设计。所以,我们的设计就游刃有余,且是事倍功半。
1、三清山,位于江西省的上饶市,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名。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首先上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可以说,三清山的开发与颓败,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到了唐朝,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方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香火不断,朝山香客络绎不绝。其后,方士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宫观(此观被称为“三清福地“),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后几朝,道教在三清山日益繁盛,根深蒂固。
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道”是万物本源;讲求“无为”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大自然为根本,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这是我们理解的“无为”;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为功效,满足人类集团的需要,对自然生态又不构成实质的破坏,这是我们观念中的“天人合一”。
三清山万寿园小广场景观工程,历经数十年筹划,其间延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由我们博采各家之长,并对三清山道教文化、景观特色及周边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进行反复推敲,独辟蹊径出台“彭祖寿星、混元台、万寿门”系列方案。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都是遵循道家的“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2、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部的临安市,古称浮玉,因其主峰顶有一水池,故名之“天目”。天目山素以“大树华盖”名满天下,更有文人墨客感叹“天目千重秀,林海十里深”。在秀丽风景装扮下的天目山,更有长盛不衰的文化灵魂,是一座集儒、释、道于一体的文化名山。
临安,属杭州,吴越国王钱氏的出生地、发迹地,同样受到吴越文化的浸染,天目山的各个山峰几乎都有禅寺。
元代高峰禅师及其弟子断崖、中峰于元至元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间(1283—1287年)建狮子正宗禅寺(现名开山老殿),延佑七年(1320年),仁宗御赐“狮子正宗禅寺”额,大学士赵孟颛撰碑记,当时香火极盛,名扬国内外。清朝顺治帝时的国师玉琳禅师,于双清庄旧址重创门庭,建禅源寺,此乃临济宗的中兴祖庭。天目之魂在于“禅”,禅林、禅刹,其载体是也。
禅,大乘佛教的一脉,由菩提达摩所创,到六祖慧能之时,分南北两派;其后,南宗花开五枝,当今最盛者当属临济一枝。禅宗大义“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南禅讲求“顿悟”,而北禅注重“渐悟”。意境则追求幽静、空灵。
天目山大树王景区新辟游步道,就是我们充分挖掘和严格筛选之后,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念禅转化为可视禅的结晶。曲曲悠悠的游步道,架空的木质路面,道旁的禅宗小品,以及自然天成的幽幽禅林,营造的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山”的禅境。
天目山生态公园,是禅园寺景区,更是天目山的入口第一景观,仍是以“禅”为主基调,根据人为造就“禅”痕迹的轻重,为两部分:生态——禅,人文——禅。最后,我们设计的生态园是如此景色:三五古木,幽簧成丛;几多顽石,参差错落;婆娑树影;遮盖了幽幽曲径,微风习习,透过点点斑驳,偶尔发现精致、古朴,散着神秘的石灯。
结语:西方的景观,在中国古代称“意境”。意,是人的意念,就是人的主观;境,是环境,是自然的客观。当人的主观与自然的客观交*时,即,人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那么,美,就应运而生。那便是沉积了浑厚文化底蕴的景观。在我们的设计中,地域文化就成了景观的灵魂。
地理网有全面的地理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044415.html
相关阅读:日本的火山和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