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自己已工作了15个年头,与物理打交道也足足有25年了(从初二开始)。自己一路走来,从学生到老师,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遗憾。谈到物理学习这个话题,真是感慨万千。在文理分科之际,面对一些马上要学理的学生,面对孩子们的天真、对物理的支持与喜爱,心里只有感动。学文的孩子,一部分是因为文科特别突出,为他们高兴;但还有一部分却是形势所逼,不得以而为之,就是与物理始终找不到交集,非常遗憾,就算是在依然学理的同学中,仍然有不少孩子也存在着同样的困惑。这就是我撰写此文的最初冲动,但愿此文能给身处黑暗的同学们带了一丝的光明,同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切还是重在行动,有意识,无行动,一切都是惘然。眼盯光明,身在行动,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能走出雾霾,渐入佳境。
一、要学好物理,重在“悟”
从学习及教学的经验来讲,一句话,物理不是背出来的,是“悟”出来的,要用心去感悟,用行动去实践,靠背永远学不好高中物理。这也是初、高中物理的一大区别,初中知识较浅,知识运用也主要局限于套用公式,背是很奏效的。但高中物理就完全不同了,知识深度明显增加,知识运用更加灵活,背定义、套公式是行不通、寸步难行的。
1、背过了不等于“理解”了。
知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融入我们的大脑,听我们指挥,为我们所用。面对概念和规律,不能死记硬背,我们得花上大力气,从源头开始,遵循人类思维的规律、物理学史的脉络,尽管我们的知识都是前人所得,间接知识,但还是要在学习中力求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的时间里以“梦太奇”的方式经历前人千年、百年、几十年的思维历程,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是永久的……我曾经和我的学生们说过,物理知识往大脑中装是很难的,要经历千辛万苦,但是一但装进去了,那就是一劳永逸,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具体来讲,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要知识它们是怎么来的(学史)?它们是干什么的(内涵、外延)?怎么干(题型、方法)?
2、听明白了不等于“掌握”了。
在没有外力的迫使下,总是安于现状。放在物理中,这叫“惯性”,若放在人性中这就是“惰性”,这些到了天真烂漫的孩子身上就体现的更为突出,课堂上很多孩子都是只愿听,不愿动手实践,这种偷懒,往往就导致了听课的实际效果不佳,更可怕的是还会掩盖了真实,让孩子得出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误判断。这一点,在习题课、讲评课上尤为突出,老师课堂上讲过的例题、自己练过的习题、老师在课堂上讲评过的习题,在考试中遇到了还是照样出错,这样的现象在物理教学中已是屡见不鲜,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就是当老师讲解时,孩子们总是满足于听明白了,没有再自己亲历亲为,重新走一遍,导致隐含其中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不能充分暴露,大量的习题就在这样的半生不熟中以“听明白了”为掩盖而蒙混过关,最终导致了,考试中又狭路相逢的时候,不是在这一步上就是在那一点上,卡住了,只有到了这时候才翻然悔悟“原来我不会!”
二、要学好物理,重在“记”
1、积累学习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成绩好的同学一般都有一本自己亲手、用心谱写的学习笔记。学生最初接触知识的时候,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很难那么深刻,相对较为肤浅,以致于脆弱到些许的外界干扰,比如几节其他课程或是间隔一、两天的时间就会使其烟消云散,这时唯一最多留下的就是当堂的学习笔记,它是一节的定格与记录,唯有它可以使我们重新拾回记忆,学习新授知识的阶段,必须经常回顾学习笔记,反复几次之后,知识方能得到强化和巩固。,
2、整理学习笔记??条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最初课堂上积累的学习笔记,应作为物理学习的开始和依据,它并不是老师课堂讲授内容的记载,对于会学习的孩子来说,笔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原来不知或遗漏的知识点,现在知道了,要补充;原来认识不到位,甚至有错误、偏差的知识点,现在认识到了,要纠正;随着知识点的增多,比如一个单元或一章后,要条理知识,确定中心点,寻找合理线索,将孤立而纷乱的知识点串一串,形成所谓的知识结构,从中体会各知识点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及彼此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合理的结构是一个人知识的升华;知识的学习在于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常常碰见的有哪些典型问题,针对每类问题我们都有哪一些应对规律、公式和方法,每种方法各自善长于在什么情况下应用,例如功能部分最常见的问题有四类典型,一是功的计算;二是功率的计算;三是功能关系(特别是动能定理)的应用;四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对于功的计算类问题,我们的应对公式方法有功的定义式,动能定理及几种特殊变力的求功方法,其中功的定义式主要善长于恒力功的计算,而动能定理则是变力做功的首选。题型、方法的总结积累,就是一部“兵法”,它可以使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付各类习题、且攻无不克。
一本笔记其实就是一部分作品,学生在不断用心雕琢的过程中,知识在一步步壮大,能力在一节节提高。什么水平的学习笔记,注定了什么层次的物理水平。它是一个同学物理素质的外显与写照。
3、记录错误??完善知识、反省历史、走好未来
人是难免会犯错误的。在学习中也是这样,再聪明的人对知识的学习也不是一撮而就的。错误并不可怕,某种程度上恰好暴露了我们的不足,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深挖根源,是我们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所致,还是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有偏差,是对各类问题缺乏应对方法的储备。然后有针对性的弥补,这样就可以治标又治本,我常和同学们说,第一次碰到新问题错了或走了弯路不要紧,关键通过个人努力,第二次碰到保证能做对就行了。为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疼”,要认真分析、整理,作好记录,时常看一下,不断提醒自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除笔记本后,建立一个改错本非常必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059936.html
相关阅读:高中物理的16个混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