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悟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养成关爱自然、珍视自然的科学精神。
2.通过理解语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去感受作品内涵。
3.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艺术特点。
4.阅读科学文艺类作品应注意的问题:(1)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2)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典型例题导析】
例1阅读《敬畏自然》,回答问题。
(从文章主题考虑。)
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指导:
怎样才能准确抓住关键语句,深入思考,以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要求,提取要点,简明扼要地回答。文章的主旨句,从形式上看,可以是陈述句,也可能是以疑问句形式引出的句式。可以是作者自己使用的简洁语句,也可以引用他人的诗文、格言或谚语。主旨句的位置并不固定,有时在文章开头,有时在文章的结尾,有时在文章的中间段里。
答案:
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2.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指导:
(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是我们在阅读中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准确理解这些语句,才能正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答案:
(1)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3.文章中作者把人类的智慧与哪些内容做了比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看看自己对文章内容是否熟悉。)
指导:
对比论证法可以使文章立论更加充分,非常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使读者理解文章主旨的时候更加清晰、明确。要结合课文中心来做分析。
答案:
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本文行文很有特色。其特色有三点:
一是总的概括与具体的展开相结合。先总说人类的智慧之于自然的智慧,犹如一滴水之于大海。然后展开,从几个方面议论人类的智慧,又用不少篇幅以具体的例子来议论自然的智慧。
二是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分说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两大方面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文字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着对比,论自然的智慧又一再说人类却不能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也是对比。
三是视野开阔。用自然的眼光看,用历史的眼光看,用长远的眼光看,用宏观的眼光看,使人不得不承认,人类在自然面前没有理由过分自傲。
例2阅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回答下面的题目。
1.对于本文的文体,有人说是抒情散文,有人说是说明文,还有人说是报告文学,你怎样看?
指导:
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只有准确地把握住文章体裁,才能充分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写作手法的作用。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课文中所出现的写作手法,去推断文章的文体。
答案: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这两个特点在本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不妨先给文章分段)
指导:
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先做一份内容提要,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找出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思路,可以清晰地掌握文章的脉络,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答案:
全文的思路大体是这样的: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3.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分析要有具体的内容)
指导:
作者在文章中不管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都是为了充分地抒发感情,用心揣摩这些富有表达效果的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案:
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又如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又如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引用数据的句子更多,如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4.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试从写法上进行分析。
(考虑一下文章用了哪些写法。)
指导:
各种写作手法运用,表面上看是简单的写作技巧问题,但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写作手法只有对表现文章主题有帮助,才是运用合理的。
答案:
文章中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先看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再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产生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例3阅读《旅鼠之谜》,回答问题。
1.本文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把握文章的写法。)
指导:
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可是这篇记叙文又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要特别注意!)
答案:
本文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丹尼斯.马络拉斯先生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由他介绍旅鼠,知识的可信度高,而对话的方式又通俗又亲切,我,不仅是忠实而专心的听者,而且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也有作用。有时可以用我的惊叹烘托旅鼠之奇,有时可以用我的迷惘推进话题,有时可以用我的疑问让丹尼斯深入讲解。有对话,有讨论,内容便于展开,而且适合阅读心理。
2.通过本文,作者要介绍哪些知识?作者是否只是要介绍这些知识?
指导:
这个问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从课文中提炼主要信息的能力。看一篇文章,如果只是觉得好玩,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用自己的话把作者要传达出的信息总结出来。这样的总结可以从文章标题入手,可以从课文的相关提示入手,可以从文章的中心段或中心句入手。
答案:
本文题为旅鼠之谜,作者介绍的旅鼠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旅鼠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旅鼠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作者介绍旅鼠奇特的行为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这样文章的意义就不仅仅局限在介绍一种科学知识上了,而是有着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
(这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化。)
3.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科技类文章谋篇布局也不可少。)
指导:
叙事文章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
答案: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第二大奥秘、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所以这样的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4.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很不容易说明白,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指导:
相关内容的写作,很能体现出说明文写作的特色。在说明数字的内容时,很容易介绍得没有起伏,平铺直叙。要想避免这个毛病,就要借助详略的合理安排。
答案:
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作者一代一代说下来,总体上看,是详细说明,详说之中,也有详有略。如第二代详细,第三代中的第一胎、第二胎详说,其他几胎就不再一一详说。就是一、二两胎,仔细比较,详细的程度也有差别。第四代,详说第一胎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就概说总数。至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都只说总数,最后是祖孙八代的总数。可见,作者的写法是逐步展开,有详有略,交代明白,所以让人觉得清晰明了。
例4阅读《大雁归来》,回答后面的问题。
1.作者是一位伦理学家,他用心观察研究大雁,多情地感受大雁,这样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这也是理解文章主旨。)
指导:
作者的这种情怀是理解文章的钥匙,是作者写作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作者对大雁人性化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抒情的语句中感受到这种情怀。
答案:
在作者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是平等、和谐、自然的关系。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况且大雁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它们向来有联合的观念,它们对人类是有益无损的。人类回归自然,可以从自然中获得无穷乐趣。现代化固然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利,但是自然界有无可替代的情趣,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趋势。
2.文章中有许多地方作者都用了拟人的手法来描写大雁,试列举出几处,然后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从作者的情怀入手,不难理解。)
指导:
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首先要把握课文中知识与情感两种成分的轻重,课文中也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但是,很明显,作者的侧重点不在介绍知识而在抒发情怀。因此,应该着重把握作者的情怀。课文中有爱鸟者这个概念,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的确,一个爱字贯穿全文,抓住这个爱字就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答案:
春雁觅食前后的鸣叫,似乎先有一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不必说,这也是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至愤恨。晚上大雁群居沼泽,作者说那是他们的集会,他喜欢听那种集会的种种声响。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联合的观念,可谓全球一体化,正是人类所不及的。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活动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简直是带有野性的诗歌。
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大雁是报春的使者,作者把春雁的数目看作自己农场春天富足的两大标准之一,他是那样珍爱大雁。所以,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种写法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是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从写作上说,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3.对于本文的主旨应如何理解?
指导:
文章的主旨,可以从许多角度理解,但并不意味着文章可以有多种截然不同的主旨。在多数情况下,文章的主旨是十分接近的,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有细微的差别罢了。
答案:
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是全文的主旨。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无论描写大雁归来,还是描写大雁觅食、集会,作者按照大雁行为的过程,有层次地细细地加以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总而言之,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去伤害它们。
4.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指导:
本题要求理解句子含义。这样设题是考虑了课文语言的特点,不少句子只有仔细体会思想感情,才能理解透彻,从而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这句话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2)这句话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例5阅读《喂出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本文,简要概括出科幻小说的一些特点。
(就本文概括。)
指导: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省。文章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加入了作者丰富的想像之后,就变得饶有趣味了。
答案:
科幻小说的特点就是创造一个想像的世界。作者的想像奇妙、丰富、生动、有趣,可读性强。深不可测的黑洞,是一个奇特的想像,垃圾扔进洞里,世界从此消爽,不料,有一天,垃圾却从天上飞了下来,更是一个奇妙的想像。作者的想像又是如此丰富,一个个情节联翩而至。
虽然想像世界是虚幻的,但虚幻的多数情节又是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像的,所以联翩而至的情节显得合乎情理,自然而然。这是科幻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有人发现这么一个洞,自然人们会探头探脑张望,自然有人会疑猜狐狸洞,自然有人会对洞里喊叫,自然有人会丢小石头以探深浅,如此等等,每个情节都显得很自然。最后小石头飞来,也合情理,垃圾既然没有消除,有朝一日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
好的科幻小说除了神奇的想像之外,还要能引发读者对某个问题的思考。本文篇末写到小石头为止,初看莫名其妙,再一想,恍然大悟,接下去将要发生的一切也就不难想像。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
2.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要比较后再下结论。)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指导:
对于本文主题的理解,三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三个答案更符合文章的意思。在概括文章主题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细致地品评全文,不要匆忙下结论。
答案:
这篇科幻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题目是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他想根据回声判断洞的深浅,却不闻回声,但是回声终究传来了,原先扔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可以感知,作者的意思是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报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的报复行为二者虽然相隔一段时间,并非同时发生,但报应终究是要到来的。
3.本文的情节看似简单,但让人读来却很有趣味,其中想像的作用不可或缺。请简要分析想像在文中的作用。
(想像是科幻小说的基石。)
指导:
从这篇科幻小说的想像世界中,我们可以悟出,单有基本情节还成不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故事。必须进一步想像具体的细节。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想像,就能想出一系列具体细节。怎么让洞突然出现呢?村里人发现了会有哪些反应?村庄就在城市近郊,城里人知道了又有哪些动静呢?人们怎样测量洞的深度呢?再想这个洞怎么成了城市垃圾箱,再想哪些城市垃圾扔进了洞里。最后是垃圾怎么出来,叫声在哪里响起,石头从何处飞来,作者想像为,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可见作者是根据谁制造的祸害就加到谁头上的想法去想像的,同时制造奇幻的效果。至于写到哪里为止,与其多不如少,写到小石头为止,反而含蓄,警示作用反而强烈。
答案:
作者利用想像一点一点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小说环环相扣,情节紧凑,而且结尾作者的想像出人意料,使文章主题非常深刻。
4.文章的结尾处写到在工人的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但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结构有代表性。)
指导:
本文的结尾确实出乎预料,使得原本没有波澜的文章忽然间带给读者极大的悬念,而且把文章的主题一下子深化并已揭示出来了。
答案:
文章的结尾揭示深化了主题,而且使文章结构完整,与标题相呼应。
【综合能力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注意多音字、容易误读的字。)
A.咫尺( ) B.厌恶( )
C.赋予( ) D.佳肴( )
2.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区分形似字的读音如篙、嵩、蒿等。)
蓬蒿 A.hāo B.gāo C.sōng D.gǎo
混淆 A.hūn B.hun C.hǔn D.hun
3.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其中的加粗字。
(1)自不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读liang。)
(2)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列句子的空格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注意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A.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B.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
C.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
D.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5.对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
(在文章中修辞的作用不小,要重视!)
A.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B.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疑问)
C.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拟人)
D.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比喻、反问、排比、拟人)
6.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写出下列语句的含义。
(先确定文章主题,再做细致分析。)
(1)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2)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7.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有些俗读字音是错误的。)
A.畸形(jī) 分外(fen) 哂笑(shěn) 不屑(xie)
B.牟取(mou) 俨然(yǎn) 胆怯(qie) 贪婪(lan)
C.妥善(tuǒ) 棘手(ji) 肮脏(āng) 慷慨(kǎi)
D.铆钉(mǎo) 眺望(yao) 一幢(zhuang) 履行(lǔ)
8.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最好会改正。)
A.专利 不慎 慷慨大方 任劳任怨
B.容纳 倾泻 胸有成竹 不容置疑
C.秤坨 绝妙 镇定自若 偃旗息鼓
D.监督 趁早 惟妙惟肖 强词夺理
9.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不懂一定要查字典。)
A.哂笑:微笑。
B.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C.众目睽睽:人们十分惊恐的样子。
D.一视同仁:对同事不分彼此。
10.在空格处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有一个人怀疑地说:该不是狐狸洞吧□
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
喂□出来□
可是,并没有任何回声从洞底下传上来□于是,他就在附近捡了一块小石头准备要扔进洞里去。
A.?:!。 B。:!。
C.?,!, D.。,!,
11.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根据语意选词填空。)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要想治理这些公害□相当困难,□是谁都感到很棘手。
A.由于 从而 可是 却 无论
B.由于 从而 所以 才 无论
C.尽管 但 所以 就 不管
D.因为 才 可是 却 无论
12.对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体会什么是比喻。)
A.难道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觉得有些可惜。(疑问)
B.可是,这个洞却来者不拒,把所有的声音都一古脑儿地吞了下去。(夸张)
C.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拟人)
D.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比喻)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语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多选!)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2.文中的我们、它们分别指的是( )
(代词指代内容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A.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一切物质。
B.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一切事物。
C.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美好的物体。
D.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除人类外的一切生物。
3.作者为什么说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069576.html
相关阅读:乾坤草亭 阅读答案(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莫言经典作品《丰乳肥臀》解读
我所认识的盖茨阅读答案
抱一把胡琴 阅读答案
“iPod、iPhone、iPad……”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