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的考试中越来越注重文化常识方面,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推行素质教育功不可没。下面是高中频道为同学们编辑的”高中历史知识:“两会”知识“欢迎大家参考!
何谓“两会”?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全国人大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时间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4年以来共举行了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两会”的由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54年9月,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诞生。从此,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每年一次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成为中国最庄重的政治协商。而全国“两会”形成自1959年,在三届政协召开一天后,二届人大也同时召开,政协委员列席人代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此后,四届政协对应三届人大,而全国政协比全国人大提前1至2天开幕。“文革”中,全国政协停止,全国人大则在1975年恢复一届(四届),因此,自1978年起,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届次完全同步。
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则始于1985年。此前,会议时间从年初,到年中,到年末,历年均有不同。以五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为例,一次会议是在2月,二次会议在6月,三次会议在8月,四次和五次会议则安排在11月。而自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召开至现在,每年全国政协均在3月3日,全国人大均在3月5日开幕。人大议事规则的写法则是“第一季度”。之所以选择在3月,原因之一,是有元旦和春节两个假期,而春节一般不是1月,便是2月。会期,也是自1998年起相对固定,除了涉及换届选举的一次会议一般为两个星期(14/15天)外,历年“两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至12天左右。以后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今年为“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总结:以上就是“高中历史知识:“两会”知识”的全部内容,的小编希望大家能进入高中频道参考学习高中历史知识,帮助大家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阅读本文的同学还看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09062.html
相关阅读:高考历史备考:如何短时高效提高历史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