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应用策略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王亚丽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的缺失,获取信息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已经封闭,也由于听不到,跟他人沟通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社交的圈子范围极小,导致生活经验和知识极其匮乏。《聋校课程标准》中也规定到,数学课程应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为聋生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环境和更好地生活、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聋生的思维比较呆板,不会变通,死记硬背大于理解,在课堂中感受不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即使学习了数学知识,也不会在生活中寻找联系,更不用说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不仅能够激发听障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对他们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很多聋校使用的教材是普校的教材,但是由于聋生听力的缺失和社会经验的匮乏,很多的教学情境学生不明白,有的也理解不了,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起不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我们从生活入手,创设学生能理解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我进行了现场分饼干活动,既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台表演的学生很有兴趣地分着饼干并且认真计算,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整堂课学生的情绪比较高涨,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授课内容也很快就理解了。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听障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灵活性较差,从对知识的感知到理解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有效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知识的理解起到很大作用。现场表演模拟情景、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比较感兴趣,参与度也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可以模拟一个购物的情景,让听障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沟通与交往的能力;在学习平移与旋转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3.引导听障学生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听障学生参与比较多的就是家庭生活,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去。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了解一下自家每个月的收入与支出的情况,支出中哪项占的比例比较高,是否合理等,通过一些他们比较关注的事例,发展听障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师,要积极地创设适合听障学生学习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同时丰富教学过程,让教学过程也生活化,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同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109937.html

相关阅读:中学阶段如何才能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