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因“错误”而精彩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马庆传 徐丽芳

怀特斯德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格尔也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也告诉我们:错误并不可怕,而要学会坦然地接受错误,并恰当地利用错误。错误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是一种难得的教育教学资源。课堂上的“错误”,由于老师的巧妙利用,它生成的东西,或许比我们预设的更精彩,因为它凝聚着学生的思考、顿悟。这样的课堂,才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理解更深,提升更快。

笔者尝试着从预设和生成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颇具成效。现将做法梳理如下。

一、在字词辨析上指点迷津

汉字博大精深,很多字音我们读不准确,好多字一不小心便弄错,这都在所难免。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故意将正确汉字写错,让学生去辨析,然后趁机给出辨析的方法,效果可能比单纯的记忆还好。如:“随声附和”的“和”,学生经常写成“合”,因为不懂“和”为“唱和”之义。“趋之若鹜”的“鹜”经常被写作“骛”,是因为不明白“鹜”是“野鸭子”的意思,因此下面应该写成“鸟”才对。

二、在识记错误上做文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学常识浩如烟海。有时,学生就连一些名家的名字都记不住,而记混更是难免,甚至可笑。例如,“三苏”,“轼”和“辙”同偏旁,都是车上的部件,符合兄弟关系,有学生则把苏辙误当父亲,出现笑话。再如,识记班固和班超时,好多学生张冠李戴,其实,这两人也是兄弟关系,班固是老大,继父志仿照司马迁《史记》而作《汉书》,而班超是老二,以武功闻名,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出自他之口。当然他们兄弟还有一位了不起的妹妹——班昭。

类似这些,教师在纠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会生成更多的契机,让学生学得更多。而生成的过程,更多的是对语文教师功底的考量。

三、巧借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追根溯源突破难点

学生学习古典诗歌,最大的障碍是把握诗人的感情。通过对诗人情感的研究,我发现,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大体有三方面。

一方面是壮志难酬。如屈原的“美政”理想,杜甫的忧国忧民,陆游“王师北定中原”的愿望以及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忧虑,等等。

一方面是客居外地的思乡与孤寂以及和亲朋好友的离别之情。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等,诗人的孤寂,一览无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柳永的《雨霖铃》等,写的都是离情别意。

另一方面,主要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对美好景致的热爱,或对古人古事所抒发出来的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等。

明白了诗人所抒情感的范围,学生才能准确地把握好诗歌的情感。

四、作文中审题立意的偏差

如对这则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

在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有不少学生把立意界定为“说话要简洁”或者“要学会说话”等。离题之远,让人忍俊不禁。

这些偏差,恰恰生成一个教学点:材料作文的立意必须着眼整体,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引导学生着眼整体,抓住关键句,那么这则材料的中心就不难得出。

总之,错误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这资源也有赖于我们教师去开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110125.html

相关阅读:高考语文复习:百组易混淆的音近形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