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亚玲
关于散文(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这样写道:“能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细细咀嚼这段话,不难发现散文阅读之旅是情感共鸣之旅,它要求学生走进作者心灵深处,和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而后才能漫步于语言文字的丛林,赏得无限风光。而在实际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由于个人素养、阅读经验等限制,在阅读文本时往往对情感存在浅读、误读的现象。
究其原因,正如文艺理论大师刘锡庆对散文的评价——“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同样郁达夫也认为散文“更带有自传性的色彩”。这些都指向了散文的“自我性”。实践表明,这种与作家自身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自我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散文文本深层内容的把握,成了阻碍学生和文本产生共鸣的“厚障壁”。
怎样帮助学生打破这层“厚障壁”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散文阅读教学实践,发现要让学生真正读通、读透散文文本,深刻理解作者的“情”“志”,就必须要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引入适当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生活的特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达到对散文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把握。以下是笔者对散文阅读教学中引介资料的一点粗浅思考。
一、引介背景资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于漪老师说:“写任何作品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生存状态、立身处世的态度,把相关情况搞清楚,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就比较容易准确把握。”所以引介背景信息正是帮助学生知情明意、透彻理解文本主题的有效途径。
尤其对于托物言志类的散文,其情感、志向都寄托在物象上,缺少了特定背景的还原就犹如少了“源头活水”的水潭,就不能感受“清如许”之美。比如学生在阅读《紫藤萝瀑布》时,其阅读初感一般停留在“茂盛”的紫藤萝花上,感受到散文的语言美,感悟到的是藤萝花生命力的旺盛,很少有同学会留意到文中这样一句分量极重的话:“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同时教者可出示作者的原文:“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借助对比阅读产生的“阅读期待”,教者可顺势引介本文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作者和紫藤萝花一样,有着生命飘摇的遭遇,十年前她的父亲冯友兰在文革中遭受非人的折磨,殃及她和弟弟,她曾戴着写着“冯友兰女儿”的纸糊的帽子示众,受尽屈辱。有了背景资料的引介,学生就能超越阅读初感,对作者关于生命的感悟有更透彻的理解,对生命也会有更深刻的领悟,这样就由感受语言美上升到感悟文本主题的哲理之美。带着情感再来品味语言,自然更觉文句情韵俱佳,这样就实现了散文阅读理解的质的飞跃。
即便是写人叙事类散文,背景资料的引介也不可或缺。比如学生初读《柳叶儿》一文,大多认为作者小时采柳叶儿、吃柳叶儿是一件乐事。其实,这是误读。究其原因,该文写作年代距离学生久远,学生对其时代背景知之甚少。要激发学生的共鸣感必须要引介相关时代背景资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124069.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散文精选阅读练习《大地上的事情》参考答案
《两棵金银花》散文阅读及答案
梁文道《别想摆脱书》阅读答案
丰子恺《渐》阅读
《感念夏征农同志》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