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1]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1)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
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课标解读,需注意的问题:】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阶段线索:A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1956-1978)C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2.实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3.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然后深入到城市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为主要形式,城市则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为中心环节。
4.我国的开放格局以重点-点-线-面-内地进行,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其基本框架。
【结构要点】
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949—1978)
(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0-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没收帝义、官僚资本主义为国营经济
完成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打击投机奸商,稳定物价
2. “一五计划”及其重大成就(1953--1957)
a 方针制定:“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成就:1957年 工业化初步基础(东北)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三大改造(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6年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成
3 结果: 建成了单一的高度集中的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二)、社义建设探索与失误(1956--1966)
1 方针的制定:中共八大(1956)
内容:分析主要矛盾+制定总任务(发展生产力)
意义:
2.经济建设失误:1958年 “左”的影响 ( “三面红旗”)
“总路线”: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民公社化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后果:三年经济困难59-61
3.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巨大:
5000亿元 :各项政策、制度废弛,停产闹革命
2.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1-73
3.邓小平实行全面整顿:1975 实质系统纠正“左”错误
二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前提条件:
a“两个凡是”方针,各项工作徘徊不前,中国往何处去?
B 真理标准讨论奠定思想基础:1978.5
《实____________》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义路线
c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往前看》奠定会议指导思想
(二) 概况: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18-22日 北京
(2)内容如下:
1 “三大路线”的拨乱反正:
a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义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战略决策。 C组织路线:系统清理历史是非,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2 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A 经济体制改革:改革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重视经济规律办事
B 政治体制改革: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党政、政企分开
C 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引进技术设备
3 调整国民经济,加开农业发展。
(3)历史意义:
A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路线:思、政、组
B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C 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伟大的起点!
三、经济体制改革
(一)前提条件:
a高度集中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挫伤

伤人们的积极性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和伟大决策 既定方针
c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机经济
(二)概况: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人民公社的弊端+农民的首倡精神
实施措施 1979年
(1)安徽、四川的改革发韧--凤阳、肥西
(2)经营管理体制
A 实行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购销体制,进入市场
C 产业结构,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济--“三化”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开始: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内容措施:
A 管理体制: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取代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B 所有制:单一公有制--多元化所有制(5种)
C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多种分平体制
D 流通体制:市场
E 产权制度--股份制的“创新”
(三)历史意义
1 性质:调整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 调动了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3 成就:
a 解决温饱问题,GDP大幅度增长
b 正在建立小康社会
四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一)前提条件
1 党的经济建设的既定方针:
2 原则:平等互利3 目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二)概况:
1 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
四大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__
特点: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出口产品
(劳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2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3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 三个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
4 实行“走出去”:对外投资+商品输出+劳务输出+加入WTO
(三)意义
1 特点: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2 成就:
A 对外贸易额大幅度提高
B 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浦东开发区的新成就
C 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历史背景
1 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行政配置资源) 2 国内外局势巨大变化,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 3 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了思想束缚。
4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概况
1 中共十四大确立目标: 1992.
2 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基本框架1993《 》 3 措施:
a 深化改革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企改革
(2)改革粮食流通体制
(3)金融体制改革
(4)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5)企业所得税改革
(6)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b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商品市场体系
(供求、价格、竞争)
c 政府宏观调控的一定干预:措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目的:保证供求基本平衡,优化结构,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三)历史意义
1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
2 作用
a 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平稳运行
c 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单项选择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A 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2.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于:
A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 八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十三大
3..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主要是:
A. 土地改革 B 1952年国民经济超越历史最高水平
B. 没收官僚资 D.1957年“一五”计划的大幅度超额完成
4.实现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历史巨变是:
A.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完成由新民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C.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以下对中共“八大”内容的讲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 B.要尽快把我国建设为先进的工业国 C.认为资产阶级仍在顽抗 D.认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
需要
6.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上是:
A.片面地强调公有制 B.不考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水平
B. 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 D.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 1958年,总路线和大跃进这一失误的思想根源在于:
A. 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B. 夸大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
C. 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


D. 违背了经济发展综合平衡的原则
8.“两个凡事”的观点突出反映了:
A. 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维护 B.忽视客观现实和规律
C.党的指导思想的持久稳定 D.个人崇拜与教条主义
9. 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开动脑筋,破除迷信 D.理论联系实际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
A.纠正文革以来的“左”倾教条主义 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打破了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 D.否定了“两个凡事”的错误观点
1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上:
A.否定了毛泽东思想 B.坚持了毛泽东思想
C.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
12.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强调民主集中制原则 B.纠正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C.实事求是的精神 D.正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的方针政策是: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实行对内改革 (3)实行对外开放 (4)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A.(1)(2) B.(3)(4)C(2)(3) D.(1)(2)(3)(4)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按劳分配 C.调动职工积极性 D.实施“走出去”战略
15.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的历史发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些转折不包括:
A. 由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向生产资料私有制
B. 由以政治运动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由基本的闭关政策转向改革开放
D. 由教条主义转向实事求是
16.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是:
A.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在农村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 在农村和城市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 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 农村 B. 沿海地区 C. 城市 D.国营企业
18.. 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
A.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
C.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了企业自主权D.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9. 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土地所有制形式②经营管理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④产品的分配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有误的是()
①是对农村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②土地所有制不变,却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③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④其根本目的是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
21.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含义是()
A.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B.改变所有制形式
C.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D.改变经济管理方式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3.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
24《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 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25. 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
D.在珠江流域大力引进外资
26.我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深圳珠海的大发展 B.海南建省
C.上海

浦东的开发 D.西部的开发
27.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按照层次排列是()
①沿海开放区②沿江开放港口城市③经济特区④内地省会开放城市⑤沿边开放城镇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D:①③②④⑤
28. 我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是:
A.上海浦东的开发B.海南建省
B.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29. 1979年4月,在听完广东省委负责同志的汇报后,邓小平说:“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首先杀出“血路”的是:
A. 珠海 B.深圳 C.海南 D.厦门30.“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
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④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1)(3) D.①②④
32.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调节作用的是()
A. 市场B.行政手段C.国际环境D.人民自觉
33.以下属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政企不分②使用粮票、布票等③建立内资企业所得税
④将人民币牌价与外汇调节市场价并轨⑤建立商业银行
A.①②③④B.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答案:1-5ABDAC 6-10 B B D A B
11-15 B D C A A 16-20 DABDB
21-25 AAAAA 26-30 CBCBA
31-33 DBC

【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进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标解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指衣、食、住、行的变化,风俗习惯的变化。
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指轮船、火车、汽车、电车、飞机的出现,电报和电话的出现及发展。
3. 大众传媒的发展表现为报刊、影视、网络的发展。【结构要点】
一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迁
1、交通工具
a 传统交通工具:
轿子-马车-人力车-自行车--机动车…
b 近代交通工具:
轮船:轮船招商局(1872年 李鸿章
铁路:唐胥铁路 19世纪80年代初--
公路:20世纪初在上海出现
航空:1909年 冯如 飞机
c 意义: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2 通讯工具
有线电报:19i世纪70年代 福建
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崇明
电话:20世纪初南京第一个电话局
传真机:
互联网:

社会意义:
a 深刻地改变人民的思想观念
b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三 大众传媒的变迁--四大媒介
1 报刊业的发展
形成:1833-1872《申报》
发展:戊戌变法:《时务报》
辛亥革命:《民报》
五四时期:《新青年》
新民主革命时期:《红色》《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繁荣:改革开放以后:
2 广播、影视事业发展
a 广播电台:20世纪初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
b 中国电影发展:
起步:1905年《定军山》
有声电影1931年《歌女红牡丹》
左翼电影:3、40年代《渔光曲》
新中国电影:1958年诞生
c 中国电视发展
3 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
互联网的历史:19世纪60年代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1994年
单元练习(单项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济南、武昌等大城市开办商埠、发展工商业的主要原因是:()
A.为列强所逼,无奈而为 B.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扩大税源C.为杜绝列强的凯觑 D.为了富国强兵,并满足统治者 的生活需求
2.下列各项推动了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①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②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并废止缠足③民国临时政府大力推行剪辫与禁缠足④新中

国成立后致力于解决农民土地和住房问题
A.1(1)(2)(3) B.①②④ C.(1)(2)(3)(4) D. (2)(3)(4)
3.中国近代史上,首先打破列强对中国江海运输的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洋务派
C.北洋军阀政府 D.新中国人民政府
4.下列各项中属于阻碍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的是:()
①民国政治腐败②顽固派因循守旧③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④民国政府不愿真正发展公路交通
A.(1)(3) B(2)(4) C(1)(2)(3) D(2)(3)(4)
5.在中国擅自架设电报线并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丹麦
6.一般认为国人在国内创刊的报纸是:()
A.《国闻报》B.《时务报》C.《中国丛报》D.《昭文新报》 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纸有:()
①《人民日报》②《红色中华》③《新华日报》④(解放日报)
A.(1)(2)(3)(4) B. (2)(3)(4) C. (1)(2)(4) D.①③④
8.《义勇军进行曲》是下列那部电影的插曲?()
A.《定军山》B.《风云儿女》C.《渔光曲》D.《英雄儿女》
9.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
(1)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有识之士的推动④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0.中国近代生活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
A.革命色彩浓厚 B.固守传统 C.受西方影响大D.完全西化
11.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经济替代封建经济形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的观念开始深人人心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侵略
12.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随身带有粮票
C.在西餐馆就餐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13.新中国出现新生活新风尚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的迅速发展B.人民当家作主
C.苏联的援助D.人们对美的追求
14.“菜低子工程”是为了解决
A. 温饱问题B.安居问题C.乐业问题D.饮食水平
15.国家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
A.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B.使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C.让更多的人吃的更好,更有营养
D.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16.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B.辛亥革命后C.康乾盛世时D.新中国时期
17.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江海运输业局面的标志是()
A.民族资本家投资经营内河航运B洋务派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C.轮船运输事业由国家统一管理D.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的建立
18.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于()
A.清政府统治晚期B.新中国建立以后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19.“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局面的改变是在()
A.清政府统治晚期 B.新中国建立以后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20.中国首条航线是()
A.北京—天津B.上海—广州
C.广州—北京D.北京—南京
21.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④西方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加深
A.(1)(2)(3)(4) B(1)(3)(4) C(1)(2)(3) D(1)(3)
22.到2000年末,我国的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 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 .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 中国疆域辽阔
23.中国最早的报刊是由谁创办的()
A.外国人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24.请按照创办的先后顺序为下列报刊排序()
①新华日报②光明日报③昭文新报④民报
⑤新青年⑥时务报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⑥④⑤①②
C.⑥④⑤①②③D.③⑤⑥④②①
25.中国第一部荣获国际荣誉的影片是()
A.《定军山》B.《风云儿女》
C.《歌女红牡丹》D.《渔光曲》
26.中国电视事业诞生于()
A.民国时期 B.晚清时期 C.二

十世纪五十年代 D.改革开放时期
27.“第四媒介”指的是()
A. 电话B.手机C.互联网D.电视
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前夕,除西藏等几个地区外,大部分省份都架设了电报线路
B.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是由清政府开通的
C.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内机关、企业开始使用传真机
D.1988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
29.电影《歌女红牡丹》,这部电影是( )
A.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B.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电影
C.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戏剧片电影
D.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30.简答题:
结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史实,思考:造成这些变化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答案:1-5 DABAD 6-10 BBBAC
11-15 BBBBA 16-20 ACABA
21-25 CDABD 26-29 CCDD
30题答案: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原因:1.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西方影响日甚。2.中国一系列的启蒙运动.民主革命的影响和有识之士的推
动。
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人们当家作主。2.党的经济建设目标的制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125483.html

相关阅读:高二历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