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建林承雄
《国子监》是一篇熔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于一炉的文化散文。下面试从剪裁与语言两方面解析这篇美文的特点。
一、剪裁:时空交错,形散神聚。
文章开头从交代写作本文的准备入题。为写《国子监》一文,作者实地走访,上图书馆查询,找曾在国子监当差的老朋友聊;并且特别点出最末者给自己的收获最大,乃因其人的特殊身份与经历。此段看似闲笔,其实为下文所述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作了必要的背景交代,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一探国子监究竟的兴趣。次段点明国子监这一机构的性质——从前的大学。第3段简说国子监历史之悠久。第4段按时间顺序,简述国子监的建筑规模、修建状况等。第5段起按空间布局之序介绍国子监的建筑,从集贤门写到辟雍殿,其中详写辟雍殿,穿插介绍“辟雍”盛典;再写到彝伦堂,“四厅六堂”等,其中重点介绍六堂的功用(作为教室和考场)、六堂中原来陈列的石书等。然后写国子监碑刻,重点介绍“通敕谕”,作者全引其具体条文,并叙述了一个“血淋林”的故事,突出明太祖的残忍暴虐,由此解说“通敕谕”碑刻内容的由来、刻碑的位置等;进而由国子监学规繁琐与出人才少的反差,而引出《戴斗夜谈》一书中的北京人将国子监列为“十可笑”的趣闻,再解说国子监的课业、监生、祭酒、捐监、祭酒俸禄等;紧接着点明写作此文的用意,“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这一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古怪制度的辛辣嘲讽之意,是画龙点睛之笔;最后一段交代国子监现在的功能。
通观全文,作者写国子监可谓意到笔随,看似散漫,但却剪裁精当,形散神聚。作者采用时空交错的方式来谋篇布局,以空间顺序为主,以时间顺序为辅,以国子监为线索,将国子监的历史、建筑、功用、制度、文化等有条不紊地做了解说。前后照应严密,衔接自然。最突出的是开头交代本文写作多赖老董的叙述,下文中先后用“据我那朋友老董说”“据老董说,这是他默出来的!”“老董的记性极好”等予以呼应,以此强调本文所述事实之不诬。再如“历代皇帝虽然都似乎颇为重视国子监,不断地订立了许多学规,但不知道为什么,国子监出的人才并不是那样的多”这一过渡段,由上文对国子监森严学规的介绍自然转入下文对国子监出人才少而被列入“十可笑”之事实的解说;而解说国子监的“十可笑”,则从国子监课业的稀松、监生身份不为人看重、国子监祭酒的清贵、捐监的由来等不同方面一一作了说明。
二、语言:雅俗并具,庄谐兼擅。
口语化、风趣化、情意化是汪氏散文的鲜明特点,本文亦可充分看出。文章谈的是京城从前的“大学”,是并非尽人皆知的古代文化,但行文用的大都是口语化词句,通俗平易。作者造句灵活,多用散句、短句,简洁、明快。偶或点缀一二文言句式,起到雅俗共赏的效果。例如“辟雍者,天子之学也。天子之学,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从汉朝以来就众说纷纭,谁也闹不清楚。”先用文言判断句解释辟雍的性质(“天子之学”),接着用口语句补充说明天子之学究竟为何并不清楚。“谁也闹不清楚”这一口语化句子,渲染了“辟雍”庄严、神秘的感觉。再如,解说乾隆皇帝为建辟雍殿而下令引水的掌故时,直接引用他所撰文中的语句:“北京为天下都会,教化所先也,大典缺如,非所以崇儒重道,古与稽而今与居也”,以此表现乾隆帝“好文事”、重教化的大气魄。接着又以“没有谁,那有什么关系!”这一感叹句模拟皇帝的口吻,写足了皇帝颐指气使的作派。
让引用的材料自身投射出谐趣,进而含蓄地表达作者本人的褒贬之意,这也是本文语言表达的一大特点。作者不厌其烦地照引“通敕谕”,这一引文本身是皇上对国子监学生的训话,典型的白话风格,它既让读者开眼界、长知识,同时也让读者联系下文作者的评议,更深入地认识到国子监虽然学规严酷却没有出什么人才的荒诞一面。又如,文章引用京师“十可笑”的顺口溜,韵脚分明,朗朗上口,以饱含调侃、揶揄的语气,点评了国子监课业、人事、管理等的荒谬可笑之处,批判了封建制度的古怪、腐朽。
除了让引述的材料“说话”,作者在解说的过程中,也及时穿插评议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如“他的办学的政策只有一个字:严”,以此来嘲讽明太祖办学的乏术,为政的残暴。又如“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个差事没有油水。”用设问句讥刺了封建官场的腐败。
【思考题】
1.形散神聚是散文的特点,本文如何做到形散神聚?请简要分析。
2.亦庄亦谐,雅俗兼具是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本文,举例分析。
参考答案:
1.要点提示:(1)本文题为“国子监”,通篇先后介绍了国子监历史、建筑规模与结构布局、学规制度、课业状况、监生身份、祭酒俸禄等丰富知识,穿插了相关掌故、逸闻等,可谓“形散”,材料繁多、错落;但所有这些材料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国子监这一封建制度的看法,归结到“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这一主旨句上来,这是“神聚”,主旨突出。(2)作者行文采用时空交错的顺序来谋篇布局,以空间顺序为主,以时间顺序为辅,以“国子监”为线索,有条不紊地一一介绍,众多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杂而不乱。
2.要点提示:(1)全文谈国子监的历史、沿革、建筑、规章、人事等,娓娓而谈,呈现出京城从前“大学”的具体面目,翔实丰富,这是庄重的一面;而行文中穿插故事、顺口溜(“十可笑”)等内容,又具有诙谐的色调与调侃的口吻。(2)全文介绍国子监历史文化等,以通俗浅近的口语为主,多用短句、散句,简洁、明快、好懂;同时,为了将相关知识解说透彻,有恰当征引了古文、古书中的文言语句,典雅、精当,如“戴璐《藤荫杂记》说此官‘清简恬静’”,“清简恬静”四字,概括了国子监祭酒为官清贵的特点。
相关链接:国子监文/汪曾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131446.html
相关阅读:课堂教学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