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钱”?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通常指以投机获利为目的快速流动的短期资本。“热钱”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外汇、股票及其衍生产品市场等,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隐蔽性强等特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国家开始放松金融管制,取消对资本流入、流出国境的限制,使得“热钱”的形成成为可能。新技术革命极大降低资金的调拨成本、提高资本流动速度等因素,也促成“热钱”的产生和扩大。
涌入中国的“热钱”规模有多大?
据《上海证券报》6月20日的报道,专家研究分析指出,国际“热钱”主要通过贸易收汇、服务贸易收汇、FDI流入、外债、侨汇、其他个人外汇、地下钱庄等多种渠道流入中国。目前滞留在中国境内的国际“热钱”数量已远远超过亚洲金融危机时在东南亚各国的“热钱”总量。 6月中旬,新华社的一条报道称,测算显示,2005年~2007年,“热钱”已累计流入中国8000多亿美元。此后,新华社7月1日的一篇报道又披露: 中国社科院出具的一份报告测算出5年来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约为1.75万亿美元,刷新了此前关于中国有8000亿美元“热钱”的判断。
不过,与“热钱”的规模相比,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如今不明来路的海外资金涌入中国的速度没有减缓。 有研究人员用“井喷”来形容今年一季度“热钱”涌入中国的速度。
无论怎样,有一点是确定的,目前涌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巨大。
“热钱”涌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让国际“热钱”千方百计要进入中国?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分析指出,中美利差、人民币升值因素,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利润诱惑,是海外“热钱”快速进入的重要原因。
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张明分析指出: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加上中美利差从缩小变为倒挂,现在即使“热钱”不做实质性投资,一年可获得的无风险收益就超过10%。
“热钱”进出对我国经济的危害是什么?
有专家指出,根据国际经验,投机资金规模超过一国GDP的5%,已值得高度警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规模、快速进出的“热钱”,正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随时会危及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
《上海证券报》一篇报道指出:“热钱”加快流入,已成为今年以来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日益庞大的“热钱”,正削弱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主管的学术刊物《金融研究》去年下半年就发文警示:如果出现上千亿美元的外资撤离我国,会致我国资本品价格大幅压低,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出现灾难。
被形象地称为“过江龙”“金融鳄鱼”的国际套利资本,当一国货币汇率预期改善、利率高于外币时,就会千方百计地流入套利。一旦这两个条件发生反方向变化时,则会迅速撤出,从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有数千亿美元的“热钱”快速涌入东南亚。当金融危机爆发后,“热钱”又迅速撤离。泰国的经济大厦正是在“热钱”迅速涌入又逃逸后轰然倒塌的。
显然,“热钱”的大规模涌入或突然撤走,均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体系和金融秩序,造成致命打击。如不能有效防范,危害极大。
防“热钱”中国如何应对
《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报送非居民人民币账户数据”的有关规定,对境外个人和机构在境内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和结算账户要按月进行统计,要求银行提供账户月末余额和变动额两类数据。此举涉及港澳人民币存款账户、边贸人民币账户、人民币债券账户、QFII人民币账户等8类账户。该报指出:将8类账户纳入监管,是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严控“热钱”栖身银行。许多业内专家认为,此次监控人民币账户资金变动,明显呈现出“两头堵”的特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在对“热钱”问题多次调研后强调: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入和流出的监管。同时还指出,当前我国防范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冲击、保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15377.html
相关阅读:时事政治:12年24期半月评论半月时事政治及小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