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
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应始终保持一种崇敬感、自豪感,还要主动地去承担传承、传播、弘扬的义务。
中国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不同程度的遭到毁弃。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孙萍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文化国防”的概念,提出把文化上升到战略的地位来看。到了中国只能输出电视机,而输出不了电视机里的内容。那时候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完了,国也就将之完了。
传统文化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之总和,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优秀文化应该得以传承。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摘自2019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深厚,培养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例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倡导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等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对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探寻其时代意义,使其精华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观照下实现新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当下,用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应把握其三大特色。
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孔子十分重视教育,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的基本要素。他认为,在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之后,唯一的大事是“教之”,即发展教育事业。他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孝悌忠信”,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这种把教育放在治国治民首要地位的认识,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看作治国安邦基础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16个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其意思是:建立国家、管理人民,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化老百姓形成良风美俗,必须抓教育。教育的作用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形成良风美俗。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对教育作用的精辟概括,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但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同时,他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未知,焉得仁?”没有智慧、没有知识,怎么得到仁德呢?德非常重要,但知识也不能忽视,这是辩证统一的。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德智统一观: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是知识教育。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为德育服务,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这种教育辩证观不仅体现在德育与智育方面,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例如,古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明人徐光启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与人。”过去保守的人,制作出绣花品给你,但不把制作绣花品的方法告诉你。徐光启主张把绣花的方法、思路告诉你,这比给你一个现成的绣花品更让你受益。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是讲一些现成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即强调心的内在道德功能或内在自觉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即殊相与共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与此相联系,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人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即悟性、领悟。有慧根是基础,有德行是表现,有缘分是机遇,而有悟性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长起来。所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主张“为仁由己”“自我修养”“自省”“自反”“慎独”,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重视人内在的力量,重内过于重外,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育特色。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系统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磁场,散发诱人魅力,是一个无限丰富的宝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资料”,也是一种“资源”,或称之为“历史资源”,甚至还可能是一种“动力资源”。挖掘并用好其中的思想精华,无疑有助于推动现代教育发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276717.html
相关阅读:高考语文复习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