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古人亦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成效,更加轻松,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国对新世纪的中学生提出的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素质要求,面对新课程的实践与推广,如何提高广大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自己对生物教学的认识与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有些地方这样说:每个老师都能教生物,.每个学生都不爱学生物.就这一说法我认为有如下原因,其一:很多没学生物的人不了解生物其实属理科性学科,光死记硬背不行,有很多方面难度大.其二,师生把它作为一门副课上,水过地皮湿,学生略知一二.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谈一些看法.
一首先初中教师应具备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的条件.
1打铁必需自己硬,一个教师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根本无法在讲台上施展开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充足的源头活水”,俗话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当是自来水”,更形象说明老师应当具有扎实的鲜活的知识.
2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一个生物教师必须具有一定实验技能,现实生活经验以及现象解释本领.如果连个细胞都画不好,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威望,因为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很多生活现象,常识都是现成的实验材料,要善于发现,会利用,行的通.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生物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们异常兴奋,自然激发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而生物知识有很多是实验中来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搞好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即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生物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意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开展。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观察现象、自己分析总结结论来学习生物知识。如在做“光合作用的产物”这一试验时,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在一株植物上将一些叶子用纸盖住,以便于做对比实验时好比较。然后,再操作试验。教师要合理地分组以便于比较实验。比如:让一组做未被纸盖住的叶子的实验,而另一组做被纸遮住的实验。在开展实验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要求、步陬、以及注意事项等。最后,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共同参与、自主观察、自主分析。即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a
3教师本身对生物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教师的言传身教会产生无穷的榜样力量,甚至教师的语调,表情,都影响着学生.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有投入的感情,就不会千方百计把课堂设计完美,当然就不会吸引学生,更谈不上师生共同进步.一堂生动活跃的课堂,一堂生物学习的盛宴,离不开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简短精彩的故事,师生之间的热情互动,而这些,都是讲课的艺术。形象生动的语言能让枯燥的语言教学变得更有活力,刺激学生的大脑,达到吸收知识的目的。而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又能说明问题的精彩简短的故事能够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可以利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故事中事件的分析,达到对生物教学内容的把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例如在讲遗传和变异时,有个故事说:一对夫妇在酒吧里喝酒,男的是一个科学家,人很聪明,女的是一舞蹈家,人很漂亮,他们在那儿聊天,科学家说:‘我们将来的孩子肯定长得像我一样聪明,像你一样漂亮’。然后向学生抛出问题:他们的孩子肯定既聪明又漂亮吗?为什么?这样,学生们就会产生自己的观点,而通过对遗传与变异的学习,大家就都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善用比喻,例如:在讲解能源物质时,为了让学生分清楚生物体利用能源物质的先后。给学生打比方,把ATP比喻成“零花钱”,把糖类比喻成“活期存折”,而把脂肪比喻为“定期存折”,把蛋白质比喻成“贷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再如:讲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时,把它类比成人过河,若此人会水,他可以直接从上游漂流到下游(高浓度→低浓度)(自由扩散);若此人不会水,他必须乘船(需载体蛋白质),当他从上游到下游时(高→低),不需花费力气(不要ATP)(协助扩散);当他从下游到上游时,需奋力划船(消耗ATP)(主动运输)。这样,把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且过耳不忘。巧用诗词、成语、俗语。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很好的体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用一山不容二虎”、“肉为何比粮食贵”来讲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抓住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1感性知识易理解:生物课本来就不该在死板的课堂上进行,现行教材插图多,色彩丰富,就是最好的教学材料,多媒体课的利用更为学生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有条件的地区教师一定要注重这样的形式,再加上各种挂图,模具都要会利用.生物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更加容易,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细胞结构时,很多学生都对这一知识点感到模糊和难以理解,任凭你教师怎样生动直观的讲解,也不如给学生一个细胞模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和归纳,然后,教师再结合模型讲解,从而让知识系统化。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模型,标本等。就极易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直观和具体,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小组安排;注重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的培养.分组教既有利于组织工作教学,又能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参于兴趣,同时还能激发竞争,集思广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积极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细胞的运输功能”时,就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情景;首先,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其次,确定各个组员的任务;然后,按照主动运输的要求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在参与表演‘主动运输’这一具体问题情景中,即充分地学习了新的知识,又充分地调动了中学生热情好动的这一性格特点。从而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课堂气氛,变单一的知识讲解于丰富的问题情景中,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性情。
三多组织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参于社会调查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把书上的理论真正拓展在实际生活中,激发学习进一步探究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三大营养物质”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描述了这样一个生活现象: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喝牛奶的习惯,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在早上喝牛奶,并且是空腹喝,只喝牛奶不吃其它东西,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健康。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健康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腹喝牛奶,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到哪里去了呢?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那么如果先吃点面包情况又怎呢?这时候能量就可以由面包(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则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被人体利用,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增长了生活常识,更重要的是让生物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加强各种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不把学生当奴隶,要把他们学好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已想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既轻松教学,又大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力,积极开展动手制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构建才能获得,生物知识也不另外,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动手制作的开展,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去做小制作及小发明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如在讲述“生态平衡”后,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生态瓶”,看谁制作得最有创意。再如学习了“发酵技术”后,让学生自制一杯酸汤。通过这些活动及制作的开展。即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很好地寓知识于活动中,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独立创新的课堂上体到生物知识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解决一个问题比背会一个问题更重要.
五用生物科学的神奇征服学生,生物科学是现代的前沿科学之一,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当代的许多行业,特别是医学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变革。比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仿生学的应用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生物技术研究的领域中来,以他们的热情与创新精神正在拨开生物界的层层神秘面纱。所以,课堂上适当引入生物科学的前沿技术,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生物科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激情与兴趣。例如,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维尔穆特博士科研组公布体细胞克隆羊“多莉”的培育成功,在世界各国科学界、政界乃至宗教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引发了一场由克隆人所衍生的道德问题的讨论。同时克隆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都还很不成熟,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就需要更多的人继续努力研究。
又如:“生物导弹”在医学上的应用。模拟细胞膜结构研制成的“生物导弹”的外衣是磷脂双分子层,“子弹头”是蛋白质。把“生物导弹”注射进人体血液后,“子弹头”就会发挥识别作用到达病变部位,“导弹”随之定向爆破,施放药物,杀死病毒或癌细胞。再如,利用DNA是遗传物质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还可利用DNA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所有这些,都将大大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产生对生物界认知的渴望,更加的希望了解其中的缘由,更加的渴望学习其中的前沿技术。适时适学好给学生介绍生物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生物技术作为现代工业技术的支柱之一,以其前所未有的发展状况为人类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21世纪它时对社会影响到最大的领域,在保证人类健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恢复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特别人类因组计划,基因工程,克隆等新成就给个们规划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更能激发学生无穷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288746.html
相关阅读:不看后悔:怎么记忆高中生物知识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