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的延伸题目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的延伸题目?

我们阅读、欣赏一首古代诗歌,往往会引发联想或想象。这联想和想象可能延伸到其他诗歌,其他作品,也可能延伸到个人经历或社会生活。这种联想和想象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自发的,都会是饶有兴味的。它一方面会丰富我们对这一首诗歌的体会和领悟,另一方面还会促进我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使我们思想更深刻,情感更丰富,品味更高尚,审美更愉悦,使我们的语文素养和做人素养得到综合提升。正因为此,在诗歌阅读、考试和备考中,引入延伸题目大有裨益,可以将联想和想象涟漪,纳入某一渠道,掀起波澜。认真思考和回答古代诗歌阅读的延伸题目,除上述收益外,还将自然而然地获取古代诗歌的滋养,促进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古代诗歌阅读延伸的基础仍然是读懂诗歌,把握形象,理解感情;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抓住景和情的关系做判断、分析和延伸。面对题目,应能按照题目要求的方向,做清晰适度、表达流畅的延伸;也可以按照题目要求的方向再延伸,扩展成一篇小作文,从而在写作领域获得收益。

【例一】从下面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对这一形象进行评价。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方岳:南宋诗人。③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④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译词]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平山堂上伫立远望,秋雨过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衬下分外青碧。一个人辗转大江南北,有多少忧愁思绪,都付之一醉,暂且忘却吧。乘坐小船沿芦苇岸边千里漂泊,张翰那种思念菰菜莼羹就辞官归家的作为,于我只能是一场梦了,我惟有默默无语把思念寄托给南飞鸿雁。醉眼朦胧中回望渺远的黄河洛水,夕阳笼罩下留存多少遗憾和愤恨!

在苹草萋萋的洲渚外面,远山在暮色里就要收敛他的眉峰。俯仰凭吊平山堂的人间遗迹,叹息欧苏两位仙翁已然远逝。眼前没了当时的杨柳,只是从前的烟雨,磨灭了几位英雄。且唱响一声孤啸,我又将匹马启程,在西风凄紧的天地间。

[延伸样例]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我读出了一个寂寞孤独、愁肠郁结的词人形象。在词人的胸怀里郁结着“芦叶蓬舟千里”“醉眼渺河洛”的家国之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的凭吊之愁和“山欲暝,敛眉峰”的际遇之愁。对词人的这种感情我是理解并同情的,它真切地反映出在南宋偏安的大环境里,一位孤零漂泊的知识分子的心声。试想,天地苍茫,西风凄紧,词人匹马漂泊,孤独吟啸,此情此景,令人为之神伤。但是,这一形象以及它所包含的感情又有着某种局限性。在同样的时代和环境里,岳武穆怀抱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陆放翁高唱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心声。比起这些忘怀自我,以天下为己任的形象和情怀,词人的形象和感情毕竟显得单薄柔弱,这也让我为之唏嘘叹惋。

【例二】对于下面这首诗第二联即第三、四句的评价,存在不同看法。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四云“三、四颇拙耳”;清人纪昀也认为这两句中的“絮帽”“铜钲”的比喻太俗气——“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以你所熟悉的古诗词作品为例,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自己对“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中比喻这一修辞运用的评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294962.html

相关阅读: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4: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