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秀考场优秀赏析:浸润于文化,强大于文化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武亦姝,诗词中浸润出来的中国少年,让网友一下子惊讶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卓绝魅力,让乐着过洋节的青年怅然若失,让和平发展了几十年的中国弘扬传统文化的欲望被空前的刺激了一下。

文革十年,让传统文化的魅力丧失殆尽。发展经济的几十年里,传统文化无用乃至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看法不时受追捧。生存中有文化,但文化更多时候高于生存。人的生存、经济问题解决了,有可能内化出追求文化的愿望和行动,传统文化可能受到重视和振兴,如大卫?科波菲尔、如明清的好多重大文化工程;也有可能醉生梦死,沉溺于享受而自废自毁,如纣王、如齐国,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

作为文化引领者,首先得像武亦姝一样,是传统文化的热爱者,富有者,让人明白活着、吃饭、穿衣、玩乐不是生活的全部;诵读、领悟、交流、乃至竞赛可提升生活的层次和品质。通过一些大型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让传统文化的魅力作用显示出来,让人明白文化是人生的内在追求和生活的高品质,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才不会是一句口号,一阵风吹,一种外在的强求。

传统文化有用,但传统文化的用不同于现代技术和物质的用。这虽然能简单,但有时却容易被混淆。金灭宋,不认为宋的文化无用;德国战败,不认为德国哲学无用。因而金朝在学习吸收宋朝文化后文化也很快发展起来。德国二战后善于反思,勇于认错,德国传统文化没有被德国人冷落,而且被世人景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动辄以“××能当饭吃吗?”来鄙视、厌弃传统文化。这其实就是不明白文化的用,混淆了文化的用和技术、物质的用,就是没文化。这种状态、观念、思维不改变,弘扬传统文化就是缘木求鱼。

我们需要一些献身于传统文化的无用之人。没有季羡林、钱钟书这些不识时务、不求名利的唐僧式的人物,中国现当代传统文化的光芒要黯淡很多;没有武亦姝这些浸润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少年,我们将很难有传世不朽的中国新文化。

当然,季羡林、钱钟书、叶嘉莹都不是唯我独尊、自我封闭的传统文化的守门人,他们都因为爱传统文化而走出去,都因为学习对比更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

中国传统文化,爱它不容易。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就有九死不悔、体解不变的献身者,如司马迁;一直就有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坚守者,如曹雪芹、纳兰性德;一直就有入时而不逐流、自乐而能为人师的中国少年,如武亦姝。

中国也将成为文化大国和强国,这是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叮嘱和期待,这是浸润于传统文化而必然修成的香花和正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302968.html

相关阅读:高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