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益
我最怕读“圣人”写的书,就像我最怕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一样。
老友晤对,促膝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受教,可以辩难,可以反诘,哪怕争得脸红脖子粗,都无碍于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就不一样了。他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是真理,你只有唯唯诺诺,洗耳恭听.还要时不时地恭维几句,从心理上就有一种压迫感。何况,既然真理都在他手里,你就再没有思考的余地。剃头挑子,一头热乎,这样的谈话实在没趣。
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时,一位老师说,读古人的书,同古人交朋友,是最没有危险的,因为古人不会同你争辩,不会告密,不会搬弄是非。我想,这话自有他的一份经验,一份道理。但是,也并不尽然。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因为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魏晋时代的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让人抓住了辫子,丢掉了脑袋;明代的李卓吾,因为不赞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终于被加上“敢倡乱道,诬世惑民”的罪名,迫害致死,都是现成的例子。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跪着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中国历来多陋儒,多腐儒,盖缘于此。
然而也有例外,虽是凤毛麟角,却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汉代的王充,便是杰出的一个。单看他《论衡》中《问孔》、《刺孟》的篇名,就叫人提神。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
“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这几句理直气壮的话,令人神旺。当然,王充生活的时代,孔子学还没有被神化得那么至高无上,所以他也还没有因此掉脑袋。到了后世,能够含含糊糊地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之类的话,也就很不容易了。更多的人,只能打着“圣人”的旗号,塞入自家的货色,大抵是跪着造反。
不但孔、孟这些钦定“圣人”,谁也不敢雌黄月旦,流风所被,就是一些行业圣人,也往往令人噤若寒蝉。
譬如杜甫,确实写了许多好诗,但任何一个诗人,哪怕是极伟大的诗人,也难免会有败笔。但是,一自杜甫被称作“诗圣”,他也便沾上了点圣人气。说到杜诗,大抵很少敢有不敬之辞。
不过,也有例外。站着读和跪着读阅读答案
手头有一部《杜工部集》,是粤东翰墨园光绪年间刊印的五家评本。印工虽也精致,但并不是什么古本、善本。所谓“五家”,是指王?洲、王遵岩、王阮亭、宋牧仲、邵子湘。各家评语,分别以紫、蓝、朱、黄、绿几种颜色套印。它的好处,在于评点诸家有站着读的勇气,没有只磕头不说话的陋腐气,不时会有“不成句”“亦无意味”“不见佳”“亦不好”“不足诵也”之类的评语跃出。
杜甫有一首《徐卿二子歌》,是夸奖那位做官的徐先生的两个儿子的。诗中说:“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一L麒麟儿……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名位岂肯卑微休。”夸奖人家的儿子到如此肉麻的地步,真让人想不到出.于“诗圣”之手。我不由想起鲁迅的《立论》,杜大诗人同鲁迅笔下那些许诺人家孩子会发财、会做大官的庸夫俗子有何二致?对于杜甫这首诗,邵子湘的评语是:“如此诗乃不免俗耳。”王弁洲的评语是“少地步”??吹捧过头了。
16.结合全文内容,解释题目中的“站着读”和“跪着读”的含义。(4分)
①站着读:
②跪着读:
17.请指出古人“跪着读”“圣人”书的原因和结果。(4分)
原因:
结果:
18.纵观全文,说说本文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举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9.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于读书的基本主张。(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6.(1)是指读书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圣人之书。(2)是指读书者对圣人之书盲信盲从。
17.原因:历代统治者用高压政策强迫读书人接受圣人思想(或者:如果非“圣”就会被杀头。)结果:禁锢了思想,产生陋儒、腐儒。
18.对比。如第二段,用和老友平等谈心时的惬意,与同圣人或者准圣人谈话时的没趣作对比,准确表达出不平等对话的难堪,也为后文写“跪着读”做铺垫。又如把汉代王充“理直气壮”的反问与后世“跪着造反”的文人对比,有力地表现出统治者的高压统治政策对禁锢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之大。
19. 作者坚决反对盲目崇拜或者被迫迷信所谓圣人,主张解放思想,平等思考,提倡敢于质疑的精神。
站着读和跪着读阅读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306382.html
相关阅读:《徐霞客传》阅读答案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阅读答案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阅读答案
《贝多芬:一个巨人》阅读答案及解题分析
水波卖牛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