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特点和趋向
1.对纯记忆知识的考察相对淡化,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材料型选择题有逐年加大的趋向。
3.考察学生思维深刻的程度的选择题比例加大。
4.综合型选择担负起多项选择题的考察功能。
二、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类型与解读方法
◆比较型选择题
I.比较内容: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土壤和植被特征、经济特征以及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特征。
II.解答方法:首先要准确再现题干给出的每一个地理事物的特点,然后通过对比,确定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再根据题意准确地作出判断。
III.关键:扎实的基础知识,联系的观点看地理事物,善于找地理事物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2004江苏卷)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图1是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2题。
1.在雅典的气候条件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
A.柑橘 B.香蕉 C.椰子 D.荔枝
2.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思维过程:
1题:雅典-希腊-巴尔干半岛-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柑橘、葡萄、无花果、油橄榄等;
2题:关键入题读图,比较雅典8月和北京9月气温与降水差异,注意两图纵坐标反映降水量单位刻度数值不同。
(2004江苏卷)图2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m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4.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思维过程:
由图推知:北半球锋面气旋-低压槽处找锋面-该锋面为暖锋(看锋面下冷气团箭头特点)-用右手螺旋规则旋转,让指尖指到m处,即西南风-暖锋锋前降水,故m处晴,n处阴雨。
◆材料型选择题
I.构题方法:选材有时是古代文献或古诗文,有时是数据和表格,有时是统计图表。
II.解题关键:准确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关键数字。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规定性。(文献类-抠字眼;数据类-定量分析)
(2004浙江卷)《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顶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跪足。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5~8题。
5.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A.11~12月 B.3~4月 C.5~6月 D.7~8月
6.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7.③所描述宗教的起源地是
A.巴勒斯坦地区 B.阿拉伯半岛 C.南亚 D.中亚
8.该宗教的传播方式主要属于
A.传染扩散 B.迁移扩散 C.刺激扩散 D.等级扩散
思维过程:
提取有效信息-抓关键词-联系知识-剖析内涵
5、6题:航线起止点:温州──真腊(柬埔寨);航行方向:东北向西南;最佳出航时间──顺风顺水;亚洲东部──季风气候区-东北风(冬季)。
7,8题:真腊(柬埔寨)-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跪足。僧侣-佛教-南亚地区-结合文化扩散地在东南亚-迁移扩散。
◆等值线判读型选择题
I.出题内容: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pH值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
II.解题方法:等值线的判读一般需掌握“五读”。
(1)延伸方向。 (2)密度 。 (3)极值。 (4)弯曲处。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图1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1,回答9题:
9.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 )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思维过程: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绘制成的,它可以反映沿某个方向上地形起伏与地势高低。判读剖面图注意:起止点,顶峰或低谷的海拔高度;地势总体走势;剖面线上坡度的陡缓分布。
图2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回答10~12题。
图二
10.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11.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 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
12.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
A.钢铁厂 B.印染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
◆地图解读型选择题
I.地图类型: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土地利用分布图,经纬线图,等值线图,景观图,农作物分布图等。
II.判读的步骤:看清类型,注重图例,理性分析,找出特点规律。
III.对各种图示的分析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抓特征(看);重联系(忆);要迁移(新)。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非湿地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6.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计算型选择题(主要类型备考方法)
IV.题目提供信息材料,需要应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来解决问题;如区时与地方时,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日出日落时刻计算,比例尺,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等,在平时要注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狠抓规律和原理的应用,以用促记促理解。
V.题目提供信息材料和新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后一种题型因为有很强的创新性,又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在考题中出现较多。比如日照间距,人口生理密度,人口耕地面积等新概念,必须在仔细分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在加以应用。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保(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
17.飞机到达哈瓦那,当地时间为( )
A.19日12时 B.19日19时 C.18日12时 D.18日19时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 (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加拿大
3
35
美国
30
156
埃及
70
3503
中国
129
934
英国
241
963
印度
313
559
日本
336
3054
荷兰
432
1601
孟加拉国
910
1359
(2004广东卷)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1并回答18~20题。
18.“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19.耕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20.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思维过程:
地理考试中计算题的特点:
1.对知识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试题逐年增加,许多定性的结论都需要定量的分析过程来证明。如比较“地广人稀”的国家可由人口密度得知,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等。
2.对地理新公式的理解与应用逐渐增多
如,R=人口算术密度=总人口/总面积
N=人口生理密度=总人口/可耕地面积
由此推导:耕地占总面积的比重=R/N
参考答案:1~5:A D A D A;6~10:B C B B B;11~15:C A A B C;16~20:B D C C B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49063.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