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十二五”规划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包容性增长”的新提法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而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都是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理论分析】
一、经济生活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十二五”规划中的内容,更加说明中国将更坚定地走市场经济道路,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规划的结构调整指标越来越明确,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
3.财政税收作用。财政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应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优化,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的功能作用,支持我国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4.促进社会公平。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导致人民没有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是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源头,也是影响民生最好发展的制约因素,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不断扩大“包容性增长”,应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不公,为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形成新思路新发展。
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二、政治生活
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这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2.履行国家职能。“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缩小贫富差距、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体现了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党的地位和领导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4.党的执政方式。“十二五”规划是一个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五年规划,将是党中央、国务院精心运筹、构思缜密、集思广益的五年规划,体现了坚持民主集中制,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二五”规划的实现关键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规划的制定将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185699.html
相关阅读:高三政治常识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知识点:我国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