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
庄子的《逍遥游》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你只要打开不同的选本,就可以看到各家注释差异很大。我们的这本书与教材的解释就有许多不同之处,与一般的选本也有许多的不同。为了正确理解文意,我们现在提出四个问题,请大家潜心探讨。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探究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个问题:“息”字作何解释?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对第一个“息”字,有的版本解为“休息”。郭象《庄子注》:“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教材屏弃了这一说法,释为“风”。依据是此句与前文“海运”照应,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有大风鹏鸟始可借风力而南徙。对第二个“息”字教材没有正面注释,但对这个句子的翻译是“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可见教材是把这个“息”字释成“生命的气息”。《教师用书》的“参考译文”和教材的解释一样。沈增善先生在《还我庄子》一书中的解释与此不同,他认为这两句话的连结点就是那个“息”,因此两个“息”字必定意思相同,第一个“息”字应当照第二个“息”字来解释,都释为“生命的气息”。
你认为这个“息”字应当怎样解释?正确解释这个词对于理解文意有何好处?
第二个问题:谁向天上看?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查阅所有注释《庄子》的著作,都把“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看成是人站在地面仰视天空而发出的疑问,而把“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看成是大鹏从高空向下俯瞰地面发生的感叹。但是,本书不是这样解释的。本书认为这里都是描写大鹏,先描写大鹏向天上看,再描写大鹏向地下看。你认为前人的解释正确吗?本书的解释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第三个问题:课文为什么反复?
读庄子《逍遥游》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难题,大鹏南徙在文中反复三次,蜩与学鸠(斥?)笑大鹏反复两次,庄子的文章以简练著称,《内七篇》遍说天地万物仅寥寥万余字,但是为何在本文中如此地不避重复?这是不是没必要的简单重复?传统的说法是,庄子这样做是为了证明故事的真实性,先引用《齐谐》,证之以书,后引汤之问棘,验之以史,不外乎叫人信其真有。王夫之在《庄子解》中说:“鲲鹏之说既言之,重引《齐谐》,三引‘汤之问棘’以征之,外篇所谓‘重言’也。所以必重言者,人之所知尽于闻见,而信所见者尤甚于闻。见之量有涯,而穷于所不见,则至大不能及,至小不能察者多矣。诎于所见则弗获,已而广之以闻。有言此者,又有言此者,更有言此者。有是言则人有是心,有是心则世有是理,有是理则可有是物。人之生心而为言者,不一而止,则勿惘于见所不及,而疑其非有矣。” 历来认为王夫之的这段话,从直接经验(见)与间接经验(闻)的角度,来阐明庄子“重言”的用意,十分中肯。你认为前人这些论述有说服力吗?你对此有什么新的见解?
第四个问题:《逍遥游》的主题。
《逍遥游》的篇旨,历来理解不一。晋时向秀与郭象的注释是:“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认为大鹏鸟与雀?尽管大小不同,但都是逍遥的。东晋支道林认为,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才能算是真正的逍遥。清人王夫之、刘武、宣颖等均取支说。二说之外,还有主张以鲲鹏之大而化为篇旨的。清人林西仲谓“大字是一篇之纲”(《庄子因?逍遥游》),浦江清亦云:“以大为道,以小为陋,此类思想即逍遥游之正解。”(《浦江清文录?逍遥游之话》)
前人的分析有没有道理?你认为对作品的主题怎样理解较为妥当?
探究思路:
第一个问题:本书认为沈先生关于这两句话的连结点就是那个“息”字,两个“息”字必定意思相同的说法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不应当用第二个“息”字的意义来解释第一个“息”字,恰恰相反,应当用第一个“息”字来解释第二个“息”字,这两个“息”字都应当释“风”:大鹏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雾气、尘埃这些微小的东西也是凭借风的吹拂而活动。这是庄子从“以息”,即“有所待”这一思路出发,由鹏“去以六月息”推而广之,联想到天空中的其他小生物也是“以息相吹”。先说大,次说微,由大的事物推及到小的事物,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庄子把这个观点说明白了,就为下文反驳蜩与学鸠作了铺垫。只有这样分析,才能见出庄子说理的逻辑。
把“息”字的意思弄明白之后,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个句子就知道应当怎样理解。教材的解释是: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这样的解释莫名其妙。生物气息吹拂的结果怎么会是雾气、尘埃呢?所以出现错误,原因是弄错了句子的结构。这不是一个表判断的句子,而是一个省略的并列复句,如果补全的话当是:野马之以息相吹也,尘埃之以息相吹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三个分句,前两个分句说具体的事物,最后的分句说一般的事物,最后的分句是对前面两个分句的总括。所以这个句子正确的解释应当是:山野间飘浮的雾气,天空中飘动的尘埃,空中所有的这些活动之物都是凭借风的吹拂而活动。
第二个问题:对这个句子,把前面的部分说成是人站在地面向天上看,而把后面的部分说成是飞在空中的大鹏向下看,这样理解是不合逻辑的。首先,人站在地面,连飞在九万里高空的大鹏尚且看不见,怎么会想到看见苍天的极顶呢?其次,如果是人向上看,句子的结构是:“人之视上也,……?其视下也,……。”那么句子后面的这个“其”字当是指代“人”,但是这个“其”只能指代“鹏”。所以传统的说法是错误的。
本书认为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大鹏,是庄子想象大鹏在高空仰视天空,俯瞰大地。全句的结构是“其视上也……,其视下也……”,句前省略了“其视上也”,“其”指代鹏。大鹏飞在九万里的高空,先向上看,见不到天的极顶,再向下看,也见不到地面。庄子这样描写让人想象宇宙之大,“不知其几千里”的鹏在不知有多少个“九万里”的天空中飞翔,大鹏高飞必须要以广袤无际的高空为背景。
理解庄子行文的这种省略的写法,对于理解文意是很有益处的。比如上面提到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就是“野马之以息相吹也,尘埃之以息相吹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省略。又如庄子说宋荣子“虽然,犹有未树也”,这“未树”者指的是什么呢?庄子省略不说,读到后面论列子之时“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至此才知道宋荣子“未树”者是指其尚“数数于致福者”。列子“犹有所待者也”是指什么?庄子又省略不说,读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才知道“有所待者”指的是“有己”。古人写文力求简练,省略是简练的手段之一。
第三个问题:本书认为,王夫之的说法只是从形式看问题,“有言此者,又有言此者,更有言此者。有是言则人有是心,有是心则世有是理,有是理则可有是物”,这个说法有点“三人成虎”的味道,不具足够的说服力。要说清楚庄子为什么不避重复,还得从内容分析入手。
庄子开篇叙大鹏,是为了创设一种逍遥的境界,好像大鹏达到了真正的逍遥。后引《齐谐》,写大鹏“去以六月息”,再写野马、尘埃“以息相吹”,是为了说明在空中活动的事物,不论大小都需要凭借风。接着庄子写大鹏高飞时仰观俯瞰,说明大鹏高飞要以无限的高空为背景。“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这个句子是对上文的归结,“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与上文“去以六月息”句相照应,“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则是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句照应。这个归结句子说明大鹏南徙,不仅需要凭借大风,而且还要凭借高空。这就为驳斥蜩与学鸠作了铺垫。因为蜩与学鸠“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它们自以为不需要风和天空作凭借。庄子说那只是“小知不及大知”,蜩与学鸠同样需要凭借风和天空,它们和大鹏的区别只是凭借物的大小不同。为什么再次引用《列子》里的说法呢?我们看这段文字,写鲲鹏突出其逍遥,写斥?表现其“飞之至”,也是逍遥。斥?笑大鹏,意思是说,我这样不是很逍遥吗?为什么还要像大鹏那样“飞九万里而南”的逍遥?庄子认为斥?只是小的逍遥,而鹏则是大的逍遥,斥?不知道逍遥之外还有逍遥,以此说明其无极之外还有无极的观点。所以庄子说“此小大之辩也”,要区别大小两种不同境界的逍遥。由上述分析看出,庄子每次引用都有深意,他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逐步深入地来说明他的逍遥游的观点。所以这些反复就不只是为了强调它的真实,而主要是为了深化自己的观点,表现庄子高超的思辩力和逻辑性。
第四个问题:向秀和郭象的观点明显不符合庄子的想法,在庄子看来,无论是大鹏还是雀?都是不逍遥的。林西仲等谓大者逍遥,小者不逍遥,也不是庄子的观点,庄子认为虽然“小知不及大知”,大鹏和雀?有所区别,不能等量齐观,但都是不逍遥。比较起来,支道林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他不仅看出什么是庄子心目中的逍遥,而且看出庄子是借大鹏、雀?谈论人生。我们在这本书里采用了支道林的观点,把《逍遥游》当作是一篇庄子谈其人生观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庄子把人分成四等,众人、圣人、神人、至人,这四种人、四种境界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庄子不屑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众人,将其视之若斥?、蜩、学鸠之类的俗人;庄子赞美无名、无功的圣人、神人,仰慕至人。庄子认为至人“无已”、“无待”,达到了逍遥的最高境界。什么叫逍遥?在《庄子?天运篇》中说:“逍遥,无为也。”也就是本文中所说的“无己”、“无待”,都是指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超然物外,没有自己,人与外物混然为一体的境界,这是一个无条件的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无条件的绝对自由,虽是一种超脱的想象,但它体现了庄子追求的人生最高目的。
当然,“诗无达诂”,对庄子的《逍遥游》这篇意义深刻的文章,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郭象、林西仲的解读也是其中一种,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解读。我们阅读《逍遥游》,如果能不囿于成说,对《逍遥游》做出新的理解,且言之成理,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08551.html
相关阅读:最是动人一“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