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解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且说①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①且说:姑且先说。古典白话小说中的发端语或承接语。)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里首次点出与别处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①,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①仆妇:旧时指年龄较大的女仆。)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八个字,可以说是本文的“眼”,它贯串全文。无论是对贾府环境的描写,还是对贾府众多人物的描写,无不是林黛玉细心观察的结果;而林黛玉在贾府的一言一行,又无不是慎言慎行,小心在意。这样写,既可以从一个大家闺秀的眼里突出贾府庭院的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展示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同时又能表现林黛玉的聪明机智、谨小慎为的性格特征,特别是还能反映她孤身无助、寄人篱下时那种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心态。]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①,自与别处不同。(①阜盛:形容众多而兴旺。阜,fù。)[总写街市的繁华,也是为写贾府做铺垫的。再次点出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①宁国府”五个大字。(①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chì,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用为皇帝发诏令的专称。)[这几句话从林黛玉的眼中写宁国府正门,连用四个“大”字,表现了贾府的宏伟富丽。守门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十来个;不是随随便便坐在那里,而是“列坐”排列整齐;穿着不是随随便便,而是华冠丽服;来往人等只从角门出入;给人一种气势煊赫、门禁森严的感觉。寥寥数语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①了。(①长房:zhǎn?fán?,家族中长子的一支。贾府宁荣二公,宁国公贾演为兄,荣国公贾源为弟。)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①。(①角门:建筑物靠近边角的小门。)[句中“照样”二字,省去多少笔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①,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①一射之地:就是一箭之地,大约150步。)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①上来,复抬起轿子。(①小厮:未成年的男仆人。)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①前落下。(①垂花门:旧式住宅在二门的上头修建像屋顶样的盖,四角有下垂的短柱,柱端雕花彩绘,这种门叫垂花门。)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轿子进入荣府,“一箭之地”就要换成小厮来抬,到了垂花门,小厮也要“肃然”退出,由众婆子搀扶下轿,到了正房大院才由丫头迎进屋内。短短的一段路程,竟然换了四班人马,这不仅说明了贾府的排场,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府极严明的等级观念和封建礼规。]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①,当中是穿堂②,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③。(①抄手游廊:院门内内侧环抱的走廊。②穿堂:宅院中坐落在前后两个院落之间可以穿行的厅堂。③大插屏:放在穿堂中的大屏风,除作装饰外,还可以遮蔽视线,以免进入穿堂就直见正房。)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①,两边穿山游廊②厢房③,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①雕梁画栋: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②穿山游廊:从山墙开门接起的游廊。山,指房子两侧的墙,形状如山,俗称山墙。③厢房:正房两侧的房屋。)[这里的环境描写,使贾府显得庄严肃穆,具有豪门贵族气派,给人以“侯门似海”的感觉。]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此处的描写形象生动,活灵活现,正如脂砚斋所评:“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好看煞。”]

 

这开头第1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林黛玉到贾府。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描写,我们看到了贾府的豪华气派,感觉到了贾府的非同寻常。这是故事的开端。那么,和深居侯门的外祖母及相关人员相见时会是什么情景呢?请往下看!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这里的哭分三种情形:贾母感慨外孙女早年丧母、孤苦无依的身世,此番相见,既可怜又疼爱,因此“心肝肉叫着大哭”;侍人因见主人如此激动,被情景所感染,也陪着“掩面涕泣”;黛玉幼年丧母,缺乏母爱,此时乍见亲人,既伤心又激动,故此“哭个不住”。这里和下文写贾母的哭,感人肺腑,让人感受到天下老人疼爱儿孙的骨肉亲情。]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破折号之后的句子是作者在叙述之中的插入语。书中人物众多,对主要人物注明一笔,以强化读者的印象。]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①。”(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指贾政已去世的儿子贾珠之妻李纨。先,称去世之人。)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这里通过贾母巧妙自然地先引出王夫人、刑夫人和李纨,下面再引出迎春、探春、惜春三位姑娘。]

 

本段写林黛玉拜见老祖宗史老太君——贾母的情形,骨肉亲情,动人心魄。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①,鼻腻鹅脂②,温柔沉默,观之可亲。(①腮凝新荔:脸蛋红润,好比刚刚熟透的荔枝。②鼻腻鹅脂:鼻子滑泽,好比白润的鹅脂。)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①尚小。(①形容:形体容貌。)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写贾府三姊妹,一个个都是先描身材,后写容颜,再叙精神。不道名字,读者却一眼便能看出,温柔者迎春,机敏者探春,幼小者惜春。绘形传神,令人叫绝。]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①过,大家归了坐。(①厮认:互相见面认识。厮,互相。)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①。(①丧:sān?。)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此段写林黛玉与众人见面,为下文写王熙凤的出场作铺垫。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①态度②,便知他有不足之症③。(①风流:风韵。②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③不足之症:中医指由身体虚弱引起的病症,如脾胃虚弱,叫中气不足;气血虚弱,叫正气不足。)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①,我父母固是不从。(①出家:离开家庭到寺庙里去做僧尼或道士。)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林黛玉来到贾府正是犯了这一条大忌,所以她的“病”是必然的不能治愈了。]疯疯癫癫①,说了这些不经之谈①,也没人理他。(①疯疯癫癫:精神失常的样子。常用来形容人言语行动十分轻狂。①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红楼梦中有两个怪人,一个是跛足道人,一个是癞头和尚,前者称茫茫大士,后者称渺渺真人,小说以他们作为引子。他们将一块有灵性的石头变成一块通灵宝玉,随神瑛侍者(贾宝玉前身)带入凡间,历尽了红尘中的繁华与心酸,后又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上表《石头记》。所以,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实际上是作者借托的化身。]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此段从众人的眼里并通过与众人对话的方式,对林黛玉进行描写,表现她貌美不俗、体弱多病的特征。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①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②,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③无礼?”(①纳罕:感到奇怪。②敛声屏气:有意识地收住声音,抑制呼吸,形容人安静。敛,liǎn,收拢;屏, bǐn?,抑制呼吸。③放诞:行为放纵,不守规矩。)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写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难怪林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这张张狂狂的来者,实在是“放诞无礼”。]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①,绾②着朝阳五凤挂珠钗③;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④;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⑤;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⑥,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⑦;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⑧。(①金丝八宝攒珠髻:用金丝穿绕珍珠和镶嵌八宝,如玛瑙、碧玉之类制成的珠花的发髻。攒,cuán,凑聚。用金丝或银丝把珍珠穿扭成各种花样叫“攒珠花”。②绾:wǎn,旋绕打结。③朝阳五凤挂珠钗:一种长钗,钗上分出五股,每股一只凤凰,口衔一串珍珠。④赤金盘螭璎珞圈:螭,chī,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璎珞,yīn?luò,联缀起来的珠玉。圈,项圈。⑤双衡比目玫瑰佩:衡,佩玉上部的小横杠,用以系饰物。比目玫瑰佩,用玫瑰色的玉片雕琢成的双鱼形的玉佩。比目,鱼名,传说这种鱼成双而行。⑥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指在大红洋缎的衣面上用金线绣成百蝶穿花图案的紧身袄。裉,kèn,上衣前后两幅在腋下合缝的地方。⑦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石青色的衣面上有各种彩色刻丝,衣里是银鼠皮的褂子。刻丝,在丝织品上用丝平织成的图案,与凸出的绣花不同。石青,淡灰青色。银鼠,又名白鼠、石鼠。⑧翡翠撒花洋绉裙:翡翠,翠绿色。撒花,在绸缎上用散碎小花点组成的花样或图案。洋绉,极薄而软的平纹春绸,微带自然皱纹。)[描写服饰,从上而下,选取头饰、裙饰和服装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锦绣丝罗于一身的妖丽妆扮,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一双丹凤三角眼①,两弯柳叶吊梢眉②,身量苗条,体格风骚③,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①丹凤三角眼:俗称丹凤眼,眼角向上微翘。②柳叶吊梢眉:形容眉梢斜飞入鬓的样子。③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描写容貌,着重写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据《麻衣相法》上的迷信说法,“三角眼”“吊梢眉”乃为狡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故知作者此段外貌描写意在表现王熙凤美艳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丑恶的灵魂,奸诈、冷酷、阴毒。]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①,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①泼皮破落户儿:原指没有正当生活来源的无赖,这里形容凤姐泼辣,是戏谑的称呼)[作为贾府里的“老祖宗”竟然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孙媳妇谈笑,这除了说明王熙凤的性格泼辣以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一个“忙”字生动地表现了王熙凤在众姊妹心目中的地位。]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打谅,同“打量”。)[一个“真”字,一个“才”字,直把林黛玉捧上了天。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所以不惜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①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①嫡亲:血统最亲近的人。嫡,dī。)[好一个王熙凤!恭维了林黛玉又恐贬低了贾氏三姊妹,故立即补上这一句。这真是绝妙之笔,写尽了王熙凤八面玲珑,四面讨好,随机应变的本领。]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好一张乖嘴!听着这样的甜言蜜语,贾母怎的不心花怒放!读这几个句子还要特别注意“忙转悲为喜”五个字,王熙凤一见贾母乐,便也马上跟着乐,匆忙间竟自然地完成了这个感情上的急转弯。说哭就哭,说笑就笑,顺风使舵、逢场作戏,一切都顺着贾母的心意转,这就是王熙凤的处世之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细细琢磨这些话,蛮有滋味。一是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与林黛玉虽属同辈,口气却极像一个长辈在对一个怯生生的孩子说话;三是拿出主子的威风,对下人发号施令。]

 

在这个段落里,作者从外貌、行动、语言各个角度,浓墨重彩地对王熙凤进行了精细描写,让这个人物一出场便给读者留下极其鲜明的印象。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①放过了不曾?”(①月钱,旧时富户大家每月按等级发给家中人等的零用钱。)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在描写王熙凤竭尽全力巴结讨好贾母的同时,作者没有忘记描写王熙凤还要巴结贾府另一个权势人物王夫人。在本段简洁的叙述中,通过王夫人的一笑、一点头,说明王熙凤的机变逢迎和果断能干,也已取得了王夫人的欢心,所以她才能得以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人。]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①。”(①便宜:biànyi,这里是方便适宜的意思。)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邢夫人答应了一声“是”字,遂带了黛玉与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前。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绸车①,邢夫人携了黛玉,坐在上面,众婆子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③前方下来。(①翠幄青绸车:用粗厚的绿色绸类作车帐、用青色绸作车帘的车轿。幄,wò。②驯骡:驯顺的骡子。③仪门:旧时官衙、府第的大门之内的门。也指官署的旁门。)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①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①度:duó,揣度、估量。)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②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②庑:wǔ,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邢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①才是。’”(①外道:见外、客气。)[对从千里之外前来拜见的孤儿,舅舅竟懒得一见,这贪色之徒,哪有什么亲情。]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既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礼节。小小年纪,一番话却说得如此得体,多么聪明伶俐,多么谨慎细心。]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于是黛玉告辞。邢夫人送至仪门前,又嘱咐了众人几句,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

 

写贾赦居处“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正室之内,“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正可见出贾赦幽居简出,不好做官而喜好女色的性格特征。

 

一时①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①一时:一会儿工夫。)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①,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①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两边的厢房与鹿顶的耳房用钻山的方式相连接。鹿顶,一作?顶,单独用时指平屋顶。耳房,连接在正房两侧的小房子。钻山,指山墙上开门或开洞,与相邻的房子游廊相接。)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①,直接出大门的。(①甬路:此处指庭院里正中的用砖、石铺成的通路。)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①”。(①万几宸翰之宝:这是皇帝印章上的文字。万几,同“万机”,就是万事,形容皇帝政务繁多,日理万机的意思。宸翰,chénhàn,皇帝的墨迹。宸,北宸,即北极星,代指皇帝。翰,墨迹、书法。宝,皇帝的印玺。)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①,一边是金?彝②,一边是玻璃③。(①待漏随朝墨龙大画:待漏,旧时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里等待上朝的时刻。漏,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指代时间。随朝,按照大臣的班列朝见皇帝。墨龙大画,巨龙在云雾海潮中隐现的大幅水墨画。旧时以龙象征帝王,画中之‘潮’与朝见之‘朝’谐音。隐喻朝见君王的意思。室内挂着这幅大画,用以表明对皇帝的忠诚与尊敬。②金?彝:原为有?形图案的青铜祭器,后作贵重陈设品。?,wěi,一种长尾猿。彝,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③:hǎi,盛酒的器具。)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①的字迹,(①錾银:一种银雕工艺。錾,zàn,雕刻。)道是:且说座上珠玑①昭日月,堂前黼黻②焕烟霞。(①珠玑:珍珠。②黼黻:fǔfú,古代官僚贵族礼服上绣的花纹。)[这幅对联是形容座中人和堂上客的衣饰华贵:佩带的珠玉如日月般光彩照人,衣服的图饰如烟霞般绚丽夺目。来往的宾客都是豪门贵族,从中见出贾府的尊贵地位。]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上面的大匾是皇帝亲书,这里的对联是东安郡王手书,而且与贾府以兄弟相称,足见贾府在朝廷中地位之高。]

 

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①内。(①耳房:堂屋两旁小屋,如人之两耳。)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①,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②,秋香色③金钱蟒大条褥。(①猩红洋?:西洋出产的毛织的毯子。?,jì。②引枕:坐时搭扶胳膊的一种圆墩形的倚枕。③秋香色:淡黄绿色。)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①;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②——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③碗痰盒等物。(①文王鼎匙箸香盒:文王鼎,指周朝的传国国鼎,这里说的是小型仿古香炉,内烧粉状檀香之类的香料。匙箸,拨弄香灰的用具。香盒,盛香料的盒子。②汝窑美人觚:宋代汝州,即今河南临汝窑烧制的一种仿古瓷器。觚,g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③茗:茶。)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①,底下四副脚踏。(①椅搭:搭在椅上的一种长方形的绣花绸缎饰物。)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之又一表现。]本房内的丫鬟忙捧上茶来。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谅这些丫鬟们,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亦与别家不同。[第三次点出与别家不同。]

 

这几段文字作者用工笔描写贾府内室的豪华摆设,处处展示贾府“果亦与别家不同”,从多侧面显示贾府特殊和尊贵的地位。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①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①掐牙:锦缎双叠成细条,嵌在衣服或背心的夹边上,仅露少许,作为装饰。)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①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①磊:堆垒,层叠地放。)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揖让之间,看来事小,但林黛玉绝不轻易草率从事,足见谨慎小心至极。]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①去了,再见罢。(①斋戒:古人在祭祀、礼佛或举行隆重大典前沐浴、吃素,静养一至三日,摒除杂念,以示诚敬。)[大舅在家不见,二舅借口外出,也是不见。这样写,一是表现世情的冷漠,二是便于集中笔墨描写内帏之事,防止旁逸斜出。]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①,是家里的‘混世魔王②’,今日因庙里还愿③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①孽根祸胎: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孽,niè,灾祸 。②混世魔王:古小说中某些神魔、绿林人物的外号。这里用来戏称宝玉的顽皮、任性。③还愿:求神保佑的人实践对神的许诺。)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写王熙凤出场,人未到声先闻,用的是先声夺人的手法,写贾宝玉则不同,用的是先抑后扬的笔法。这里先借王夫人的话一抑。]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①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①内帏:内室,女子的居处。帏,幕帐。)[再借黛玉耳闻之语一抑。]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①,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①憨顽:顽皮。憨,hān。)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①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①小幺儿:身边使唤的小仆人。幺,yāo,幼小。)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是对贾宝玉性格的最好概括。自古以来离经叛道之人,总是被那些守旧的正人君子骂为“疯子”“狂人”,贾宝玉也同样不能幸免。]

 

此两段写林黛玉拜见王夫人,通过二人对话为宝玉的出场造势。

 

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①三间小小的抱厦厅②,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③,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①倒座,与正房相对的座南朝北的房子。②抱厦厅,回绕堂屋后面的侧室。③影壁,即照壁,用以遮蔽视线,以免外人直见屋内。)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①的小厮,都垂手侍立。(①总角:把头发扎成髻。)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①,王夫人进羹②。(①安箸:摆放筷子。②羹:?ēn?,煮成或蒸成的有浓汁的食物。)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外祖母家与自家必竟不同,为座位事推让再三,直到贾母做了解释,才肯入座。林黛玉时时处处持这种谨慎态度,可见寄人篱下的酸楚。]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①、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②。(①拂尘:一种拂拭尘土或驱赶蝇蚊的用具,形如马尾,后有持柄,俗称“蝇甩子”。②布让:宴席间向客人敬菜、劝餐。)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这里描写了贾府吃饭的一个场面,这气势,这氛围,这礼仪,无一不显示这个簪缨世家“与别处不同”,无一不表现这个膏粱锦绣之家的繁文缛节,又无一不渲染这位“老太君”无上威严的地位。]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这里描写吃茶的细节。“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因而接了茶”。寄人篱下,一切由不得自己,一杯茶吞下了多少苦水!]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①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①盥:?uàn,洗。)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封建礼教的法规,《四书》《五经》是男人们读的书。难怪贾母听了林黛玉的话,竟是一脸的不高兴,对读《四书》的事一口否定。]

 

此二段写贾府一次普通的便宴,有着一套繁文缛节。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究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饭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贾府繁烦的礼仪、豪华的排场、等级的森严,也见出贾母在贾府的至尊无上的地位。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①人物,懵懂②顽童?”(①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惫,bèi。②懵懂:不明了,糊涂。懵,měn?。)——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据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引言,划线的这一句可能是混入正文的批语。) [此处借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又是一抑。经过反复贬抑,贾宝玉出场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②;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③,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④,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⑤;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⑥。(①束发嵌宝紫金冠:把头发束扎在顶部的一种髻冠,上面插戴各种饰物或镶嵌珠玉。②二龙抢珠金抹额:装饰着二龙抢珠图案的黄金做成的抹额。抹额,围扎在额前,用以压发、束额的饰物。③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用两色金线绣成的百蝶穿花图案的大红窄袖衣服。箭袖,原为便于射箭穿的窄袖衣服,这里指男子穿的一种服式。④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五彩丝攒花结,用五彩丝攒聚成花朵的结子,指绦带上的装饰花样。长穗宫绦,指系在腰间的绦带。长穗,是绦带端部下垂的穗子。绦,tāo。⑤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团,圆形团花。倭缎,又称东洋缎。排穗,排缀在衣服下面边缘的彩穗。倭,wō。⑥青缎粉底小朝靴:指黑色缎面、白色厚底、半高筒的靴子。青缎,黑色的缎子。朝靴,古代百官穿的“乌皮覆”。)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①而有情。(①?视:发怒时睁大眼睛看。?,chēn。)项上金螭璎珞①,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①璎珞:串珠玉而成的装饰物,多用为颈饰。)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从林黛玉的眼里第一次写宝玉,先写他外出时的穿着打扮,再写他的外貌特征。百闻不如一见,原来宝玉却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公子,黛玉顿感眼熟亲近,这是一扬。]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①,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①请安:即问安。清代的请安礼节是,在口称“请某人安”的同时,男子打千,垂右手,屈左膝,上身微前俯;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①,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②坠角③;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④、护身符⑤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①结束:结扎束缚。②八宝:泛称金饰物上所嵌各色珍珠宝石。③坠角:置于朝珠、床帐等下端起下垂作用的小装饰品,这里指辫子梢部所坠的饰物。④寄名锁:旧时迷信习俗,怕幼儿天亡,给寺院或道观一定财物,让幼儿当寄名弟子,并用锁形饰物系在幼儿颈上,表示借神的命令将幼儿锁住。⑤护身符:旧时迷信习俗,道士画的一种符?,带在身上,号称可以避祸免灾。)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从林黛玉的眼里第二次写宝玉,先写他在家中的日常穿着打扮,特别突出他身上所带的各种护身物件,从这些物件足见贾宝玉对于贾府是多么重要,再写他的外貌特征,重在传神,突出他英俊多情。这是二扬。下面作者用《西江月》二词,似贬实褒,再扬。]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且说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照应前面王夫人所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纵然生得好皮囊①,腹内原来草莽②。(①皮囊:一作皮袋,指人的躯壳。佛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不灭,人的肉体只是为灵魂提供暂时住所,犹如皮口袋。②草莽:喻贾宝玉腹中只有所谓无用的异端邪说的学问,没有当时一般人所称道的有用的才学。)[在封建统治者的眼中,贾宝玉只是一个绣花枕头,外表好看,里面无用的废物。]潦倒①不通世务②,愚顽怕读文章③。(①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②世务:这里指的是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特别是对当时盛行的科举取士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③文章:指的是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这些科举取士必读之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反映贾宝玉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行为偏僻①性乖张②,那管世人诽谤!(①偏僻:偏激,不端正。②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反映贾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①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①可怜:这里是可惜的意思。)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①纨裤与膏粱②:莫效此儿形状!(①寄言:赠言。②纨裤与膏粱:纨裤,同纨绔,细绢制成的裤;膏粱,肥肉精米。纨裤、膏粱这里都是借指富贵子弟。)[贾宝玉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因此被人们看作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徒;因此,绝不能成为富贵子弟效法的榜样。]

 

这三段文字描写了宝玉的出场。先两次描写宝玉外貌神彩,再用两首《西江月》词揭示宝玉性格特征。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①,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②。(①?烟眉:即柳叶眉。古人传说柳叶眉的女子,都是善良无比、心肠特软的温柔佳人。?烟,喻柳。?,juàn,挂,缠绕。②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据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考证,此句是“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之误,“含露”喻其目内常有泪光湿润。本书笔者认为,此说有理,下文“泪光点点”可作应证。)态①生两靥②之愁,娇袭③一身之病。(①态,情态、风韵。②靥,yè,面颊上的酒涡。③袭,承继,由……而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妩媚的风韵生于含愁的面容,娇怯的情态出于孱弱的病体。)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①。(①弱柳扶风:形容走路时好比疾风中的嫩柳,摇摇晃晃。扶风,疾风。)心较比干①多一窍,病如西子②胜三分。(①比干:商殷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纪》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古人认为心窍越多越有智慧。②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相传西施有病,时常皱眉,故下文写宝玉以黛玉“眉尖若蹙”,取字“颦颦”。这两句的意思是:林黛玉聪明颖悟胜过比于,病弱娇美胜过西施。)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宝黛初见,均觉似曾相识,但小说写黛玉见宝玉是吃了一大“惊”,而宝玉见黛玉是看罢便“笑”,一存于中,小心收敛,一发乎外,放诞无稽,“惊”“笑”二字准确地刻画了两人的不同境遇和不同性格。]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林黛玉看见贾宝玉觉得面熟,宝玉看见黛玉又似久别重逢,这里既照应了第一回的“木石前盟”,更暗示了宝黛二人心气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①认得几个字。”(①些须:稍许,稍微。)[贾母问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贾母听了不高兴,所以,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便照着贾母的意思改口了。可见寄人篱下,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得仰人鼻息,小心谨慎。]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①。”(①杜撰:dùzhuàn,没有根据地编造,凭空想出来。从此处来看,《古今人物通考》一书可能的确是是宝玉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四书》,指儒家《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经书。)[古人作八股文,凡用字必有出处,故探春问宝玉“何出”,而宝玉这一番“杜撰”的议论,反映了他对八股文的厌恶。]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关键时刻尤其得如此,不由得黛玉不深思而慎言。]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①!我也不要这劳什子②了!”(①还说“通灵”不“通灵”呢:贾宝玉衔玉而生,这块被贾府视为命根子的玉石称为通灵宝玉。通灵,神异,与神灵相通。②劳什子:北方方言,指使人讨厌的东西。也写作“牢什子。)[在别人看来是“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的一种形式。应该说,摔玉的情节正表现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①!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①孽障:旧时家长骂不肖子弟的话。也写作“业障”。)[在贾府掌权人眼里,一块石头比人重要。没落的阶级总是把他们的命运寄托于土偶木梗!]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①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②你娘知道了。”(①殉葬:古代一种风俗,用财物、器具陪葬。②仔细:小心。)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林黛玉尽管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最终还是差点儿闯下了弥天大祸,听着贾母说“你如今怎比得他?”林黛玉一定会觉得有刀子在剐身上的肉。“今儿才来了,就惹出你们哥儿的病来。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难怪林黛玉到贾府第一天便忍不住伤心掉泪。]

 

此段文字通过宝玉胡说、杜撰、摔玉、受哄等一系列细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他疯疯颠颠的性格特征。

 

第2—14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二部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第2—4自然段是第1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第5—6自然段是第2层,写林黛玉会见王熙凤。第7—11自然段是第3层,写林黛玉拜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第12—14自然段是第4层,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①暖阁儿②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③里。(①套间:与正房相连的两侧房间。②暖阁儿:在套间内再隔成的小房间,内设炕褥,两边安有隔扇,上边有一横眉,形成床帐的样子。③碧纱橱:也称隔扇门、格门,用以隔断房间,中间两扇可以开关。格心多灯笼框式样,灯笼心上常糊以纸,纸上画花或题字;宫殿或富贵人家常在格心处安装玻璃或糊各色纱,所以叫“碧纱橱”。“碧纱橱里”,是指以碧纱橱隔开的里间。)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厨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①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①藕合色:浅紫而微红的颜色。)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①,除贴身掌管钗钏②盥沐③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①教引嬷嬷:清代皇子一出生,就有保母、乳母各八人;断乳后,增“谙达”,“凡饮食、言语、行步、礼节皆教之”。据《清稗类钞》,“谙达”系满语,伙伴、朋友的意思,这里指陪伴并负有教导责任的人。贵族家庭的“教引嬷嬷”,职务与皇宫的“谙达”相似。②钗钏:chāi chuàn。钗,妇女头上的首饰。钏,手镯。③盥沐:?uàn mù,洗手洗脸。)[数一数,贾府一个大小姐该有多少人伺候?再看看贾宝玉这样公子哥儿又该有多少人伺候?由此推开去,王熙凤、王夫人、贾赦、贾政、贾母呢?如此一个只会培养寄生虫的家族,怎么不会一天天走向没落?]当下,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橱内。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

 

这两段文字是课文第三部分,写贾母对居处和人事的安排,进一步表现贾家贵族小姐们的气派和寄生虫一般的生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13627.html

相关阅读:2013年湖北高考作文指导:必有“行云”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