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预习提示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辛弃疾(1140 —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辛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后耿京被叛徒所害,辛弃疾率50骑兵,杀入金营,活捉叛徒。随即率军投奔南宋,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金,但朝廷只派任他为地方官吏,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不断遭到投降派的陷害。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复黜,黜而又用,他则招之即来,麾之则去,从不放弃伐金复国的心志。但由于政敌的排挤、打击,最终也未能如愿。67岁时赍志而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词牌名。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是年春,他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时稼轩35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之气。原本为了消愁解恨而登上赏心亭,但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有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词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为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京口,现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京口。北固,山名,在京口东北,登山隔江可望见扬州。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后梁武帝改名为北顾亭,寓“北望中原,企图恢复”之意。辛弃疾此词题名“北固亭怀古”,显然有双关的意义。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南宋朝廷启用66岁的辛弃疾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京口地处抗金前线,辛弃疾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但很快便发现宰相韩?胄只是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人心,以提高自己的政治资本,因此急于邀功,草率用兵,而朝廷并无北伐复国的充分准备。于是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北固亭,抚今追昔,感慨丛生,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词上片追念起于京口建立功业的孙权、刘裕,辛弃疾深为仰慕。下片“元嘉草草”数句,针对南宋当时宰相韩?胄正在策划的北伐行动,指出冒险轻敌,必然招致失败。篇末以廉颇自比,感叹弃置不用。

 

学习这两首词,第一、要弄明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处境,只有如此才能明白其思想感情产生的基础,看清他的心灵世界,理解他的愤慨与痛苦。第二、要明晓词中典故。用典是辛词的特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学习时,要仔细理解典故的出处、本意,探究词人用典的用意,体会词人借助典故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19423.html

相关阅读:2012年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技巧:立意高远分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