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训练提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1.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1)因 ①蒙故业,因遗策。(   )    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③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 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⑤相如因持壁却立。( )     ⑥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策 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蒙故业,因遗策。()

 

        ③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  ④策之不能尽其道。( )

 

(3)制 ①覆至尊而制六合。( )      ②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 )

 

        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⑤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4)兵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②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 )

 

        ③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 ④兵者,国之大事。( )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5)致 ①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 )   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④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             

 

(6)信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③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④低眉信手续续弹。(   )

 

2.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给其归类。 

 

 ⑴会盟而谋弱秦。    ⑵序八州而朝同列。   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⑷天下云集响应。    ⑸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⑹吞二周而亡诸侯。   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⑻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⑼外连衡而斗诸侯。              ⑽据崤函之固。  ⑾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⒀却匈奴七百余里。   ⒁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⒂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答:第一问,活用的词语:                                               。

 

第二问,归类:(1)使动用法:               ;(2)名词作状语:             ;(3)形容词作动词:         ;(4)名词用作动词:        ;(5)形容词活用名词:        ;(6)动词活用作名词:           。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孝公既没。③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⑤威振四海。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⑦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⑧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词语在句中意义完全相同的项有              。

 

①爱: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②士:A.于是六国之士。   B.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延:A.秦人开关延敌。 B.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④弊: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⑤弱:A.秦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答:

 

5.古人为了使文章有变化,不呆滞,遇到上下文有相同的字词重复出现的情况.就用近义词代替,避免“同字互出”。这种情况在连用结构相同的句子时,更为常见。试找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近义词,井附上相关的句子。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2)席卷天下。

 

(3)南取汉中。          (4)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5)宰割天下。           (6)蒙故业。

 

(7)率疲敝之卒。          (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答: 

 

6.对下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有: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认为天下百姓从此懦弱无能。  

 

B.收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认为天下百姓从此懦弱无能。

 

C.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用这个办法削弱天下百姓。

 

D.收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经过铸造做成十二个金属人,用这个办法来削弱天下百姓。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上华山修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上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面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他的江山)十分坚固。

 

G.(秦始皇)踏上华山、凭借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他的江山)十分坚固。

 

C.(秦始皇)凭借华山筑城,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凭借黄河修护城河,面对着不可测量的深渊,把它们当作坚固的防卸工事。

 

D.(秦始皇)凭借华山当做城墙,凭借黄河当做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面对着不可测量的深渊,把它们当作坚固的防卸工事。 

 

7.参考括号内的注释,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1)-(3)题。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施展)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治)天下始(前提)。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通”罹”,遭遇)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掌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

 

(1)指出下面句子中活用的词语:

 

①先诈力而后仁义。

 

②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

 

③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2)这些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它为什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答: 

 

(3)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8.下面有两首诗,一首是李商隐写的《贾生》,一首是毛泽东写的《贾谊》,请品读后答题。


             贾生    李商隐                  贾    谊 毛泽东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世无伦, 

        贾生才调更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可怜夜半虚前席,                 梁王堕马寻常事,
          不问苍生问鬼神。                 何须哀伤付一生。

 

 注:《贾生》诗的背景是:贾生自长沙返回,被汉文帝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动靠近对方,形容听得入神)。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1)对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贾生才调更无伦”,毛诗将“更”改为“世”,更突出了贾谊是旷世少有的才人,表现了诗人对贾生的赞美之情。

 

B.毛诗“哭泣情怀吊屈文”,指的是贾谊的《吊屈原赋》,作者引此旨在感叹屈谊和屈原一样失意不得志。

 

C.李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以汉文帝“虚前席”的行动,从侧面表现了贾谊令汉文帝折服的学问和才能。

 

D.李诗“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内中也含“可悲、可叹”之意。毛诗“寻常”,是“平常、普通”,不值得小题大做的意思。

 

(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宣室求贤”“夜半虚席”,在一般封建士大夫心目中,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君臣遇合的盛事,但李商隐却独具只眼,翻出新意。

 

B.《贾生》前三句极力描写汉文帝如何虚心向贾生求教,渲染一代圣君的形象,最后一句跌出真意,原来汉文帝是一个“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昏君啊。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

 

C.《贾谊》对贾谊因梁王堕马哀伤而死,深表惋惜。贾谊既以天下为己任,却又为梁王陪上一条性命,真是不值得啊!暗中批评贾谊心胸过于狭窄。

 

D.《贾谊》启示我们,一个人怀才不遇,原因是多方面的,贾谊仕途多舛、?志而没,在很大程度上事属偶然,如果不是梁王堕马,他的后半生又当如何?

 

9.古人探讨秦之兴亡的诗文很多,你是否也感兴趣?请于课后把这些诗文搜集整理一下,看看自己还有什么新的见解,写一篇短文发表出来,好吗?。

 

答:  

 

解析与答案

 

1.解析: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要注意积累,而且要尽量联系学过的课文,加深印象,进行归纳。

 

答案:

 

因:①沿袭。(“因”与“蒙”对文同义)②凭借,依仗。(“践”与“因”对文同义)③由于,选自《雁荡山》。④因而,选自《石钟山记》。⑤ 于是,乘机,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⑥经由、通过……(导引、带路)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策:①马鞭子。②策略。③鞭策。④鞭打,引申为驾驭。选自《马说》。

 

制:①控制。②统率。③制服。④规模。选自《岳阳楼记》。⑤控制。选自《赤壁之战》。

 

兵:①兵器。②军队。③军备。④军事,战争。选自《孙子兵法》⑤兵器。

 

致:①到,达到。②得到,获得。选自《送东阳马生序》。③招致。④表示,表达。选自《赤壁之战》。                                        

 

信:①可靠的。②言语真实,守信用。选自《曹刿论战》。③通“伸”,伸张。选自《隆中对》。④随便,随意(信口开河)。选自《琵琶行》              

 

2.解析:对于词类活用问题,要熟练地掌握判定词类活用的基本方法,比如名词如果在句中用作谓语,或者后面带了宾语,则可断定其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宾语,或者位于定心词组中心语的位置,则可断定其活用作名词。动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则是活用为名词;动词和后面的宾语如果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特殊的使动或意动的关系,则是一般动词活用为使动和意动用法。如此等等,务必非常熟悉。

 

答案:第一问,句中活用的词语有:⑴弱,形容词活用动词,使动用法。⑵序,名词活用动词;朝,动词使动用法。⑶席、包、囊,名词活用作状语。⑷云、响,名词活用作状语。⑸小弱,形容词活用动词。⑹亡,动词使动用法。⑺北,名词活用作状语。⑻愚,形容词活用动词,使动用法。⑼外,名词活用作状语;斗,动词使动用法。⑽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⑾亡、北,动词活用名词;伏,动词使动用法。⑿利、便,形容词活用名词。⒀却,动词使动用法。⒁帝王,名词活用动词。⒂亡,动词使动用法。

 

第二问,归类:(1)使动用法: ⑴⑵⑹⑻⑼⑾⒀⒂;(2)名词活用作状语:⑶⑷⑺⑼;(3)形容词作动词:⑴⑸⑻;(4)名词活用作动词:⑵ ⒁;(5)形容词活用名词:⑽⑿ ;(6)动词活用作名词:⑾。

 

3.解析:对于通假字,一要熟练掌握常见的通假用字,二是只有在用其本义在文中不能得到合理解释时才考虑通假替代,三是要注意上下文,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中的“弊”字,课本上释“弱点、毛病”,取其本义,不妥,应释通“敝”,疲敝、困敝。因为这个句子与前文“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相照应,知“弊”即“困”之义;又后有“率疲弊之卒”佐证。

 

答案:①衡,通“横”。②没,通“殁”。③从,通“纵”。④弊,通“敝”。⑤振,通“震”。⑥何,通“呵”。⑦倔,通“崛”。⑧景,通“影”。

 

4.解析:此题旨在启示我们注意多义词。①A.吝啬、吝惜。B.爱护、珍惜。②士,古时四民之一,位于庶民之上。《谷梁梁传》:“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士民,学道艺和习武勇的人。③A.延纳,延请。B.延续,延长。④通“敝”,困敝,疲敝。⑤A.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变弱小,削弱。B.形容词,弱小。

 

答案:②④。

 

5.解析:本题旨在了解古文中为避免“同字重出”而用近义词替代的手法。掌握这一点,对于利用“对文见义”的方法来解读生疏难懂的文言词语,大有裨益。

 

答案: (1)拥雍州之地。(拥、据,近义。)(2)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包举、囊括、并吞、席卷,近义;宇内、四海、八荒、天下,近义。)(3)西举巴蜀。(举、取,近义。)(4)……之属通其意,……之伦制其兵。(徒、属、伦,近义。)(5)分裂山河。(分裂、宰割,近义。)(6)因遗策。(因、蒙,近义。)(7)将数百之众。(将、率,近义。)(8)氓隶之人,迁徙之徒。(人、徒、子,近义。)

 

6.解析:文言文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错译或漏译;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1)“兵”指兵器,不是军队;锋镝,用了借代手法,代指兵器。“弱”形容词使动用法。(2)“践”课文注为“踏”有误。根据对文,应与“因”近义。《康熙字典》引《释文》:“践,借也”,凭借。“以为”是“以(之)为”,译为“把它们当作”。这个句子用了“合叙”的方法,翻译时语序宜作适当调整。

 

答案:(1)D。(2)C 。

 

7.解析:这是课后阅读题,选自《过秦论》中篇。本段文字的突出特征是,和课文同样,具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通过阅读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①先、后,形容词活用动词,意动用法,把……放在前头,把……放在后头。②高、贵,形容词活用动词,意动用法,以……为高,以……为贵。③王,名词活用动词,统一。

 

(2)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秦为什么灭亡。文章的论证方法有,正反对比论证,先论述秦何以灭亡,后从正面假设,秦怎样才不会灭亡:如果秦拟用上世、殷周治国之策,则“未有倾危之患也”。而在论述秦何以灭亡的时候,又用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这个推理的大前提是: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这是公认的道理,不用证明)。小前提是: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前面已列出材料证明: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因此,推出的结论是:(秦)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3)译文: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他的政令没有变,它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

 

8.解析:李诗比较曲折隐晦,毛诗比较直露,但对于直露的诗也不一定就能准确无误地理解。本题测试的重点放在毛诗。(1)B项的旨意要从诗的整体来考虑,毛诗第一句赞贾谊的才能,第二句是借以写他的远大志向,后两句则是感叹他因梁王堕马而死,实在可惜。(2)D项偏离了诗的旨意,与诗的内容不符,它与C项的分析也存在矛盾关系。

 

答案:(1)B。(2)D。

 

9.解析:这是一道探索创新题,进行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

 

答案: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20333.html

相关阅读:高考语文备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