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英语听力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读、写、译”能力的前提之一。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分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 对于听力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学者T.Winegrad曾指出:“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 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1]。”但有时材料并不难,学生还是听不明白,答不对。即使知道句子的字面意思,也不能透彻地了解其深层含义。这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所以导致了外语学习上的困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听力中涉及背景知识的材料屡见不鲜,显然具备背景知识,能使听者对所听材料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听者若对西方的社会文化因素了解不足,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只凭汉语思维进行判断推理,就很可能出错。而要做到文化适应,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读,来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不断扩大知识面。知识面越广,越有利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目的语文化背景的导入,我结合听力教学实践,拟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渗透目的语国家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一 、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程度

英语听力是我们学生中普遍的弱项, 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听力方法,对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就大大有益。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影响了听力教学的效果。听力中涉及背景知识材料屡见不鲜,背景知识几乎成了语言的主体。要突破文化的障碍, 教师要利用原有英语知识模块,促进学生在听力教学中的正迁移。在英语教学中,迁移表现为已有的英语知识对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 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模块及其所了解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听与理解材料,促进听力的提高。切忌孤立地就听力材料进行听力教学。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学生若不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因素,只凭汉语思维逻辑去判断英语含义,就容易出错。比如“westwind”(西风)在英国是指温暖和煦的风,而在我国则指寒气袭人的风,这是地理环境不同造成的信息差别。又如“Nice talking with you.”“很高兴和您谈话”,在英语中是一种用来委婉下逐客令的话语, 如果不明白这点, 还在侃侃而谈,就会令人生厌。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 智力活动的最佳背景是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Willis把动机列入重要的语言学习条件,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听力理解也是如此,“让我听”远不如“我要听”,并且要“听出个名堂来”,有了自觉,再培养兴趣。应在语音室建立个人系列听力材料库,因人施教,材料由易到难,语速由慢到快。听力的听是listen,而不是hear, 按照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的解释,listen表示用心听的状态,即give attention in hearing。在听力时要集中注意力,情绪有点紧张,如果学生上课时,心情很紧张,他们的情感因素就会形成一个“过滤器”,把语言的输入阻挡住。所以听力中必须树立“争取全局胜利”的观念,放松心情,最大限度地提高听觉器官接收声音信号的能力。所以在做听力材料之前,进行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进行听力训练,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听力的兴趣,而且通过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推测听力的内容,加深了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32445.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英语作文范文:两片树叶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