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2013年高一语文学科寒假作业答案”,供大家参考!
2013年高一语文学科寒假作业答案
答 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D(A怪癖pĭB瞠目结舌chēn?C吮吸shǔn)
2.D(沉湎 痴心妄想 完美无瑕 怨天尤人)
3.C(“毁家纾难”是捐献全部家产来解除国难的意思,句中可改为“家破人亡”)
4. D(A:搭配不当,“黄金周”不能与“延伸”搭配;B:句子杂糅,删去“迫在眉睫”;C:语序不当,应将“立即”调至“投身”前。)
5. 淋巴细胞是一种产生于脾脏、淋巴结等器官,具有消灭外来入侵病毒功能的被医学界称为“免疫细胞”的白细胞。
6.张飞、曹操、赵云、关羽、吕布、吕蒙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7.A(B项,“再”应为“两次”;C项,“客”应为“像对待客人一样”;D项,“明日”应为“第二天”。)
8.D(①是孙膑自我界定的话,与军事才能无关;③是交代齐魏两国交战的情况;⑤是司马迁对马陵地理环境的客观叙述。)
9.B(“去邯郸”是“离开邯郸”,而不是“去了邯郸”。)
10.(1)齐军一直被认为胆怯,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
(2)于是丢下步兵,和他的轻骑兵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地追击逃奔的齐军。
(3)庞涓果然在当夜到达被剥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色木质上写有字迹,就点燃火把照看那些字。
译文:
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齐国的使臣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田忌经常跟齐国贵族子弟赛马,下很大的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信以为然,与齐王和贵族子弟们比赛下了千金的赌注。到临场比赛,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让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次比赛完了,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于是田忌就把孙子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做老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于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带蓬帐的车里,暗中谋划。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想解开乱丝的人,不能紧握双拳生拉硬扯;解救斗殴的人,不能卷进去胡乱搏击。要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师,在桂陵地方交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十三年之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带兵去援救韩国,直奔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一消息,立即撤兵离开韩国回魏国。这时齐军已经越过了魏国国境而向西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国的军队向来强悍勇猛,轻视齐国,齐军被称为是胆小的军队善于用兵的人就可根据这一情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孙子兵法》说:每天行军百里去争利,一定会使大将受挫折;每天行军五十里去争 利,军队只有一半能到达。现在命令齐军在进入魏地的第一天造十万灶,第二天减为五万灶,第三天减为三万灶。”庞涓在齐军后面追了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 本来就知道齐军怯弱,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士兵逃亡的就超过半数了。”就丢下他的步兵,率领轻兵锐卒,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晚上应赶到 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且两边的地形险要,可以埋伏军队。就砍下大树的外皮露出白木质并且在上面写着:“庞涓死在这裸树下!”接着命令齐军一万名擅长射箭 的弓弩手,在马陵道两边埋伏,事先和那些弩手约好说:“晚上见到燃起火把就一齐射箭。”庞涓果然夜晚到了被砍的大树下,见到树干白木上有宇,就取火把来照看。他还没有把上面的字读完,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军非常混乱,彼此失去了联系,庞涓自知智谋穷尽,军队已败,便用剑自刎。临死前说:“这样—来倒成就了这 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了魏国的军队。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1.从视觉写声:“乱蝉”描写雨后蛘的呜叫;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撼”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表达手法:动静结合。
12.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失落情绪。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3.(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4.⑴(作为植物的)茶原本要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规律周而复始地流变着,⑵(作为茗品的)茶在春天里被采摘之后,经过蒸发,烘焙,收藏,只有后来遇水之时才重又舒展它的青绿。(第⑴小题2分。第⑵小题2分;“采摘”“蒸发”“烘焙”“收藏”“重又舒展”五点,少一点扣1分,少两点或两点以上该小题不得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5.⑴是虚拟的景象。 ⑵这景象是作者由看到沏茶时的热气升腾和绿茗绽开的情景而引发的联想,由文中“这不只是因茶而起的联想”一句也可看出。 ⑶其一,分明是虚景,却用写实手法来表现;既用写实手法,却给人恍如梦幻的境界。这种虚实交错的写法增加了文章扑朔迷离的美。其二,由茶叶联想到青山绿水,由青山绿水联想到自然界的季节变迁,也起到了过渡的作用。(第⑴小题1分。第⑵小题1分;能答出答案中两句的任何一句即可给1分。第⑶小题的两个方面各1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6.⑴茶被搓揉后仅仅是把诗意(春光)藏了起来,有朝一日仍能被“激活”而表现出这种诗意(春光)来;人生就像茶一样,在经历了辛苦与磨难之后也未曾消解了希望,并永远憧憬着它。 ⑵在人生的流转和奋斗中,美好的希望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是能够实现的。(第⑴小题共3分。对茶的特点的理解,1分;对人生的理解,2分。第⑵小题共2分。茶比喻美好的希望,1分;“实实在在,且分明就在眼前”的含义,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7.⑴“思”是文章的线索。文章是围绕着对茶的思索与联想展开的。⑵“思”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是通过思索引发对人生的感悟。⑶“思”还含有“思念”“思慕”的感情。文章借此表达一种赞美的情怀。(能说出“线索”、“内容”和“感情”分别给1分。能略加阐释,给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18.李杜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故“充盈着生命”;(2分)
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故“充溢着力度”。(4分,每点2分)
(充盈生命:只答到“李杜诗学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给1分。充溢力度:只答“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不得分。)
19.(1)举例论证(1分):列举李白写黄河的诗句来表现李诗的“雄奇”(或:列举杜甫诗中常用的“天地”等词语,引用诗句写杜诗的“大”),体现盛唐气象;(1分)
(2)引用论证(1分):引用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阐发杜诗体现的盛唐气象;(1分)
(3)比较论证(1分):将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论述他们的诗学体现了元气充沛的盛唐气象。(1分)
(.如果有学生把举例论证表述成“举例子”、把比较论证表述成“作比较”,不扣分。答“对比论证”的不得分。)
20.双重高峰:唐诗是一座高峰,李白、杜甫是唐诗中的高峰。(2分,每点1分)
“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它提供了高峰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或: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或: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式)。(4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双重高峰“的含义:把李白、杜甫理解为是双重高峰的不得分。)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高中寒假告示以及新的工作也在筹备,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关的文章供读者阅读。
更多频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41919.html
相关阅读:2012年高考作文十大猜想: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