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运用—表意原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篇好的文章,不光体现在字词句的合理使用,标点符号在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所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也。在近几年的高考,各地自主命题中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的越来越少,但是在文章写作中,标点符号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更好的掌握标点符号的运用,这里为大家分享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运用的三项原则,今天就让名师讲讲表意原则。
表意原则,就是标点符号不仅用来逗断语句,使阅读更加明确和迅速,也是辅助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们试举例说明。
例1: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例2: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这两个句子中,逗号的运用都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在例1中的逗号按照一般的规则可以不要,也可以用顿号,因为“真实”和“感人”在此句中充当补语,属于辅助性修饰成分。但说话者为了表示强调,在两个词之间作了比较长的停顿,意在表明这部作品的艺术效果,所以这里使用了逗号。
而例2是鲁迅先生的名篇《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句子,作者在这里几乎是一字一顿,在“听说”“她”“刘和珍君”之间连续使用逗号,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悲愤之情。除了这些特例之外,标点符号使用的一般情形中也涉及表意原则,如:
例3: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的妇科良药。
例4: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以上两个例子,例3属于破折号误用,例4属于省略号误用。例3中,“稀世之宝”后面有了“即”,就已经有了解释说明的词语,破折号用在这里就显得多余。因此,这里破折号和“即”可以任删一个。例4中,“及其他”已经总括了其他的野兽,前面的省略号就必须删去。 考虑标点符号的运用一定要看句意,察语气。
一个句子无论字数多少,都必须有完整的语气,因此,句末点号必须放在句末,尤其是像感叹号和问号这两种感情色彩和语气强烈的句末点号。如:
例5: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例6:哦!陕北,我的命运多舛、荒芜贫穷、勇敢善良和不屈不挠的故乡呀,我的自用自在、美丽丰饶、激情澎湃和温柔多情的家园。
在例5是一个倒装句,显然“多美呀”提到句前,但从整个句意来看,句末点号应该放在整个句子的末尾。例6就是一个感叹号误用,从句意来看,“哦,陕北”是一个呼告语。独立成句,因此,感叹好就应该放在“陕北”后面。
标点符号的使用应该考虑到表意的整体性,即句意和语气在一个句子单位中应该是连贯的,不宜轻易隔断。但在日常标点符号的使用中常常有只考虑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而不考虑语意表达的整体性的现象。应该明确,标点符号的使用应该从属于语意表达。如:例7: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例8:念碑上刻着:“有志者事竟成”六个大字。例7中,“体会到”是一个动词性短语,后面的“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是它的宾语,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动宾结构。此处用冒号就使得完整的句子被割裂,导致表意不完整。例8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综上所述,学习方法网名师表示标点符号系统作为辅助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使语意表达更明确和更规范,因此,表意原则应该是标点符号使用中需要遵循的一项基本的规则。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运用—表意原则”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中考频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44059.html
相关阅读:高中语文学法:高三语文复习常遇的问题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