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立体化复习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物理复习中要实现"知识立体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大纲要求,突破教材原有的章节顺序,根据知识成分、结构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巧妙地把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和组织,从全貌到单个、从外延到内涵、从理解到掌握,以便灵活运用,形成多层次的知识立体感;二是精心设计具有单项针对性和综合运用性的立体习题,适时检查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训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知识立体模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1.第一方面:形成知识立体模型

  复习中使学生形成立体模型,主要是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渗透联想等思维方法,在尊重知识发展规律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以下三个程序:

  (1)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抽出知识主线组成主骨架。

  分析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它构成的知识体系的主骨架是三条主线:一是力和运动;二是冲量和动量;三是功和能。如果有目的地按这三条主线去安排复习教材,组织讨论,寻找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就容易把握住知识的主要方面。

  例如功和能,可以根据:教材中哪些部分含有功和能的概念?哪些规律是功和能的运用和发展?从同一信息来源出发沿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不同方向去分析探索,明白功和能在各部分知识中的主导作用,使其自然地把握住功和能这条主线。

  一旦理解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主线,就会有的放矢地去认识现象,掌握规律,巩固旧知识,启迪新知识。这实际上是掌握了探求问题的真谛的金钥匙。

  (2)围绕知识主线,归纳演绎主要知识,形成知识经络。

  知识主骨架形成后,就应因势打开思路,根据知识主线去演绎各知识单元的主要知识形成经络。如力学知识单元,它主要是由于作用的瞬时效应(牛顿第二定律)、时间积累效应(动量定律)、空间积累效应(动能定理)和两个守恒定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组成经络,这可用力和运动作基础,如以下层层归纳演绎: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就立即产生加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瞬时比例关系,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表达,即:∑F=ma

  如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就得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F=ΔP/Δt

  从而得到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F·Δt=ΔP

  即:物体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它表示了力对作用时间的积累效应。

  如仅仅是物体1与物体2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

  F1、2=-F2、1

  若物体相互作用时间为t,对每个物体则有:

  F1、2=Δp2/t F2、1=Δp1/t

  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有:

  Δp2=-Δp1

  得:P1+P2=P1′+P2′

  即: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若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如果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相结合还可演绎出另一种表达式:

  又得到动能定理表达式:W=ΔEk

  即:所有力(包括重力、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表示了力作用的空间积累效应。

  若物体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它力不做功(或它们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按动能定理又得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等。

  从上可以看出,通过知识主线演绎形成的知识经络,实现了对知识的理解由部分向整体,由粗向细逐步过渡的过程。花的时间少而收效大。

  (3)把主要知识纵横渗透到各个部分完成知识立体模形。

  知识的"主骨架"和"经络"形成后,继续分析知识的发展规律和相互依存关系。通过"搭桥"、"攀越"、"解惑'等手法把主要知识渗透到各个部分,从多角度运用知识,完成知识立体雏形。

  如力学知识经络中的力作用瞬时效应(牛顿第二定律),它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桥梁。对它的渗透可作如下引导:

  ∑F决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和运动性质:

  ∑F=0时,a=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要么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当∑F=恒矢量时,a=∑F/m为恒矢量,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如∑F的方向与初速v0的方向呈现夹角为θ时,可出现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匀变速运动:

  v0=0,匀加速直线运动,如自由落体;

  v0=0,θ=0,匀加速直线运动,如竖直下抛运动;

  v0≠0 ,且θ=180°,匀减速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

  v0≠0,且θ=90°,匀加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v0≠0,且0°<θ<90°,匀加速曲线运动,如斜下抛运动;

  v0≠0,且90°<θ<180°,匀减速曲线运动,如斜上抛运动。

  ③当∑p为变矢量时,a也为变矢量,但仍满足a=∑/m(即时值)。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55322.html

相关阅读:写日记列计划 江苏理科状元学习方法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