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但是我认为“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很痛苦”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数学教师常常抱怨自己上课是在对牛弹琴,仔细想想,问题不在学生,根源还在老师。为什么呈现给牛的不是草,而是琴。就高中数学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我进行了归纳,以此与各位老师进行切磋。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形式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不够。
在日常教学研究中,有些教师在谈到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时,总觉得与数学学科有点绝缘,那是语文、政史等文科教师的事,数学课堂就是稍显枯燥的推理、运算的课堂,没有情感而言。还有一些教师一说起情感目标,首先想到的是一些英雄、科学家这些成功人士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故事,或是他们甘于奉献的感人篇章,这些都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狭隘理解。
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等等都真切地体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教师还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你们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话语,都是沟通情感的桥梁。它能给学生带来欢愉和力量,其作用难以估量。建议教师丢弃权威,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深入学生当中,让学生体验到你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你的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更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师道尊严仍盛行,师生地位不平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语言:大家把教材给我翻到某某页,大家把这个例题给我记下来。在课堂中,若学生回答不正确,就严厉地批评学生,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大家想想在如此严师的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对教师只能敬而远之,压抑自我,自己的看法不能讲,困惑不能说,问题不能问,也没有机会得到同伴的帮助,最后只能是充当知识接收的容器,老师你说啥就是啥,你爱怎讲就怎讲,我只有老老实实地听呗。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倡导;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这才是学习的真实过程,才是有效性教学的具体保障。
三、穿新鞋走老路,教育观念没有发生改变。
曾经听过一节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课授课教师按照备课的设计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学生认真地听着当将到求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交于两点A、B,求线段AB的长。出现了这样一幕:师问本题怎么求解?学生甲说用联立方程组的办法求出A、B两点的坐标,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没等学生说完呢教师就打断学生的发言,同时眼中有些失望,但嘴上却这样说,也还算可以吧。学生乙说AB是弦,可以用弦长公式并结合韦达定理求出AB的长度。教师愈发失望,嘴上说也行。又禁不住提示到你们可能没有看明白,本题中的直线经过焦点F,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学生乙手举得高高的,似乎还有话要补充,而教师却似乎没看见。学生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用焦半径可以更快地求出AB的长度。
此时教师很兴奋、激动,心想,老天,总算找到我需要的答案了!
其实学生的各种想法,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无不绽放着思维的独特性与灵活性,无不表达着他们探索的乐趣,无不展示着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传统学习中,教师很多时候把课堂变成了一个个封闭的狭小世界,天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上演着一幕幕毫无趣味可言的教案剧,其中学生充当着毫无个性的演员,教师则在牢牢地控制着自己预设的课堂。如今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我们必须把师生完成预设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很正常,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四、在将教学内容进行任意的拓展和延伸
现在有的数学教师认为教材的题目太简单,往往不重视教材教学,而是通过课堂内外大量的同类型练习来强化学生的记忆,这种过程只是让学生通过记忆来解题。很多学生力所不能及,这就出现一些学生在陪读,由于失去信心而产生厌学情绪,而相当多的学生在浩瀚的题海中日夜苦读只能换来一句高分低能的评价。数学是一门重视逻辑联系的学科,如果数学题是一棵大树的枝叶的话,那教材所阐述的定义、定理、推论、公式、性质则是这棵大树的根,失去了根的大树是活不了的。数学教学必须先让学生长出根,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数学思维的理解。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55391.html
相关阅读:联系实际,培养高中生数学创新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