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令军
现在的教材解读普遍存在三点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不读教材,只看教参。很多教师不是研究教材,而是研究参考书、教师用书,这样就一方面造成唯参考书为上,唯教材编者的观点为上,参考书上怎样写,教师就怎样教;另一方面造成不研究教什么,只研究怎样教的现状,而事实上,“教什么”是前提,不知道教什么,“怎样教”就会陷入迷茫。况且,教参书上的观点不见得就是正确的、全面的,因为社会是发展的;以前是正确的现在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我们从前提到的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的理解不是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扼杀,而是鲁迅先生对幼时学习生活的美好记忆。又如关于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的解读,不只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批判,结合原文的开头与结尾看,还有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者的同情,这才是人性中最温暖的亮色(可参见张伟忠老师的《不该删去的开头与结尾》)。又比如《散步》的主题不只是亲情、责任,还有生命这一主题,而如果淡化了生命意识来看本文会使文本解读不够深刻。又比如教师用书上对《羚羊木雕》的解读是对大人与孩子各打五十大板,大人有错,孩子也有错,而忽视了作者的意图,忽视了作者的思想倾向,以至于使文本解读出现失误。
(二)经验至上,闭门造车。除了不研究文本以外,很多教师全凭过去的经验,过去教什么,现在也教什么;过去怎样教,现在也怎样教。但是时代变化了,现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与过去是不同的,现今人的价值观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认为是对的,现在不一定对,过去批判式的、口号式的今天从人性本真的角度考量不一定是正确的。事实上经验主义害了太多的人。
(三)专家设计,奉为圭臬。有的教师奉行“拿来主义”,凡是专家对文本解读的观点,一律拿来为我所用,不管是否正确;凡是专家的教学设计,在许多课上都搬来运用,不管是否符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的学生。例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最初设计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情节的是宁鸿彬老师,于是许多教师都拿来运用,却抛开了文本,表面看起来也很热闹,事实上学生只是停留在思维的浅层次上,没有进入深度思考,让人感觉不伦不类。
那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一)强调“裸读”,读深读透。教师要进行文本解读,首先应该抛开所有的外在的凭借,包括教参、教案、专家对文本的解读等,自己对文本先读十遍以上,读出自己对文本的思考,不受外界所有观点的影响,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看法。教师要在教材上圈点勾画,联系与之相关的内容,包括与一个词语、一句话相关的内容,与原文比较、分析,真正将文本读深、读透。所谓“读深”是指能够读出文本的深意,弦外之音,潜在之意,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又能从局部品读出文章的深意,看出作者的比例,能够与作者一起欢笑、悲切,痛作者所痛,伤作者所伤,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甚至于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程度,我们文本解读就获得了成功。因此,教师之于教材要能入得进,出得来,还要漫江碧透,八方联系,上课时便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
(二)读出问题,读出疑问。教师要于无疑处有疑,并能寻求疑问的答案,使有疑处无疑,这才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与立场。教师要能着眼于全篇,设计提出贯穿整堂课的主问题,也能根据关键段落和语句提出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问题既不能太大,给人以老虎吃天无从下手之感,也不能太小,思考价值不大,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消弭了,再从新培养需要下很大的气力。
(三)学生立场,充分预设。教师解读文本除了理解作者意、编者意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学生意,即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会对文本作何理解,对文本的关键语句、精彩语句作何理解,因为我们成人与孩子们阅历不同,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当然是不一样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进行课堂教学预设,要考虑问题提出来孩子们会怎样回答,回答到什么程度;回答到这个程度教师该怎么办;回答不出来教师下一步如何引导等等。假如教师一味地站在成人的角度解读文本,势必造成学生理解起来的困难,使得课堂的生成变成一潭死水。
教育是科学,科学贵在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贵在创新。要解读好教材,教师只有深入文本其中,沉静潜心地阅读,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56826.html
相关阅读:从古典诗歌的一项角度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