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数学“潜质生”走出困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数学“潜质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如何提高“潜质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找准成因,是转化“潜质生”的基础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部分“潜质生”由于升学无望,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还有些“潜质生”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满足家长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或旷课,作业照抄,应付老师。

  2.知识缺乏系统性。“潜质生”的数学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结构不完整,缺漏多。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

  3.学习方法不对,效率低。大部分“潜质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抓不住重点。

  (二)外部原因。

  1.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及网吧、游戏厅的吸引,加上学校、家长未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读书无用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家庭的原因。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助长了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沦为“潜质生”。

  3.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等,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心灵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若不能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二、对症施治,是转化“潜质生”的关键

  (一)消除思想障碍,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自觉性。

  教师要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升学,还是今后生活所必需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潜质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刺激。因此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潜质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潜质生”的学习自信心、进取心。

  (三)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积极评价,培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认识到自己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和学生是完全平等的关系。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内容要从易到难,降低坡度,多复习回顾,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采取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潜质生”的实际情况,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加强学法指导,构建数学模型,形成数学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以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尽可能地让“潜质生”掌握较多的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端正学生人才观,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对“潜质生”的期望值,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潜质生”学习信心不足或情绪不稳定。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这将内化为“潜质生”的学习动力,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自信,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优化环境,增强免疫力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制约着行为,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一些后进生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后进生都曾受到不良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主要部分,但绝不能忽视校外环境的影响。教师要注意学生所处的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远离不健康思想,树立正确的观念,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文明、健康、温馨、友爱的集体生活环境,运用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对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进行深入批驳,提高认识水平,净化学生的思想。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裴文焕



相关链接>>

1、决战2015高考数学之四月深化复习(学生版)

2、全国各地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调研数学(理)试题汇总

3、2014-2015学年春初中数学备课资料精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59222.html

相关阅读:如何有效地运用个人所积累数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