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八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文言实词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难点,年年必考。其不仅数量多(《大纲》规定120个,但高考又不仅限于这些),而且变化灵活,意思不易确定,因而合理推断词义在考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介绍八种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 
   
  1、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信”,这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一个“言”意为人言真实。此句中的“信”就解为“真实”。1999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2、借助课文推断词义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中同一词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再确定文言语料中该词的含义。如1998年全国卷第16题“金人曳出,击之败面”一句将“曳”解为“蜂拥”,将其放在句中考查作“出”的状语似可通,这是不顾它本身的含文而望文生义。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口技》中的“曳屋许许声”及《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弃甲曳兵而走”等句就可解为“拖、拉”的意思。 
   
  3、借助语境推断词义 
  古代汉语中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理解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把理解代入语境中,解释准确而无滞碍者应为正确,这就是常言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境”,如《祭十二郎文》“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一句中的“犹”多数同学把它解为“还”,句意为“你当时还小,一定不再记得了”乍一看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放在语境中就错了,因为作者与“十二郎”虽为叔侄,但年龄相差无几,不会这样说话,因此解为“更”才更合理。再如①“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这句中“言”为“叙述”之意。②句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 
  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以理解为“记载”,而不能理解为“说”。2006年全国卷Ⅰ文言文翻译第二句“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中的“居”有的同学译为“居住”,有的同学译为“待过”,放在全文语境中考查都不太确切,应为“做官”才合理。2003年全国卷中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中的“遇”解为“优待”,“遇”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优待”虽为动词,但从语境来看是译不通的,只能是“对待”。 
   
  4、借助语法推断词义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游泳”之意。《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中的“以”许多书中都未标明其意义,若用语法来断定,本句中“仆”为主语,“著”为谓语,“诚”为状语。因而“以”应为通假字,本字为“已”,当副词“已经”解。2000年高考题“自放驴,取樵饮爨(cuàn)”一句,把“樵”解为“打柴”,看上下文“樵”字之前有动词“取”,其后又有动词“饮爨”,整体意思为取柴做饭,因此“樵”字应是名词,当解为“木柴”而非“打柴”。 
   
  5、借助结构推断词义 
  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究对仗,有时还采用互文的修辞形式,我们可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断词义。如“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应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2001年全国卷第11题“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亡”与“北”对应,也应译为“败逃者”。 
   
  6、借助双音词推断词义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就可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来解古汉语的单音词。如“李斯,相也,具于五刑”中的“具”,我们就应联想到现代汉语的“具备”一词,那么“具”就可解为“备”,句意为“备受五刑的折磨”,又如“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中的“丐”我们根据“乞丐”一词,就可推出“乞求”之意。1999年全国卷文言文第一题“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中的“信”,我们由现代汉语“信使”一词就可推出“使者”之意。 
   
  7、借助成语推断词义 
  成语从古汉语而来,其中保留了古汉语许多实词的用法,我们若能利用现在掌握的成语中的某些语素的含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无疑是一条捷径。如《六国论》“始速祸焉”中的“速”我们可联系成语“不速之客”而推知其应为“招致”。《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义远”中的“迩”我们可联想成语“遐迩闻名”而推出其为“近”又如“其文约,其辞微”中的“微”,我们可和成语“微言大义”相联系,就可解为“精微,含蓄”之意。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积累、整理这样的联系,学习就能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8、借助文化常识推断词义 
  对于有些实词的意思,我们也可借助生活常识、生活经验和文化习俗来推断。如《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一句中的“公”应为“公家”也就是“国家”,因为略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至今乡村老百姓仍把“国家”称为“公家”,这也是古代的普遍叫法。1995年高考文言文材料记叙了一位善良勤劳,深明大义的母亲,试题将“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中的“夜分”解释为“夜尽时分”,其实只要想一想:白天睡觉,岂算勤劳?所以,只能将“夜分”解为“夜半时分”。1999年高考文言文试题“人灾,绝食者千余家”中的“绝食”据常识可判断出与现代汉语不同,是“无粮可吃”的意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62727.html

相关阅读:[学法指导]文言实词通关法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