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产生发展的过程。数学是人类生产生活重要的工具,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离不开我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
1、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
小学生总是对自己见到、摸到、嗅到、听到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5岁的孩子你问他1+1等于几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一块糖,这时你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两块糖。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几,而是他们的认识和思维过程总与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抽象概括能力弱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弱,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例如:在二年级时,讲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这节课时,学生对“平均”不理解,我在教学中正是利用直观的教具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的。我拿来20根粉笔,分给4个人,我是按照8、4、5、3的顺序分的,然后我问同学们“这是平均分吗?”学生回答“不是”。后来,我一个一个的分,正好每人都分得5根粉笔。学生说:“这就是平均分,就是每个人分得的粉笔同样多。”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正是借助直观的实物粉笔来实现的。
3、有效思维的时间短
由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有效思维能力。
4、小学生的思维浅显,不深入
由于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不强,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虑表面。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2、4、8、14、22__44、58中间的数应该填几,有很多同学找不到规律,就放弃了,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他的印象中像2、4、6、8、10、12、14这样的等差数列,才算有规律,因为它们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差2。而2、4、8、14、22__44、58它们的差是2、4、6、8、10、12、14具有一定的变化,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多,这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分不开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5、小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往往不考虑客观条件的变化,常以旧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比如,在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由于学生刚刚学习直角?,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只有这样?的角才是直角,而出现这样的 时,在学生生思维中与以前学过的直角不一样,所以,误以为这个角不是直角。正是由于学生思维的这种定势,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
二、正是由于小学生有以上一些思维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听力
让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边听边记,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训练学生的听力,我们可以把口算题,通过教师口述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也可以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65478.html
相关阅读:新课标下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