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数学“题河战术”的应用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要:新课程下“题海战术”是应该摒弃的,而“题河战术”是必需的。“题河战术”是指教师在掌握教材和学生基础的前提下设置的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适量的习题训练。“题河战术”绝不是加重学生负担的简单重复,不是与新课程标准背道而驰,要用得恰到好处,争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题河战术,应用

  新课程要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但“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学习中过目不忘也绝非人人可以。我始终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任何一项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的过程,才能导致更高水平的概括,并形成自己的经验,所以,我认为新课程下的“题海战术”是应该摒弃的,而“题河战术”是必需的。我所说的“题河战术”是指教师在掌握教材和学生基础的前提下设置的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适量的习题训练,因此,这也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下,就“题河战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而言:

  首先,“题河战术”适用于新知课。

  新知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其结构是由复习已有知识、讲解认知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和布置作业等环节组成。认知新知识和巩固新学的知识是这种课的必要组成部分,虽然学习数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应用,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应用的前提。课堂上的“题河战术”恰能针对这两部分,对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有的放矢,教师组织学生讲练结合,使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学习知识。我们知道,新知课应以认知新知识为主,巩固和作业等环节都是围绕新知识这一中心而进行的,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简单重复和让学生死记硬背,新知课更应着重基础知识的探索理解、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辨析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因此,恰如其分的“题河战术”的应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很快达成目标,并能融会贯通。

  其次,“题河战术”适用于练习课。

  练习课的主要任务是解答习题,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它的特征是教师对练习作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和良好的解题作风,使学生养成“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和“重视基本理论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等良好习惯。虽然老师已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但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处在不断开拓进取之路,而发现问题不能靠“谈话”,只能靠题“练”。虽然那些对学生来说有如“天外来客”般难以琢磨的内容、那些必须通过高强度训练才有可能被学生接受的内容没有人人要学的必要,但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环环相扣的过程,稍有放纵就会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障碍。

  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此深有体会,无论如何我们的数学永远不会脱离计算,如果连最起码的整数之间的运算都不能准确进行,又怎么能正确进行更高更难的数学学习呢?虽然有人认为可借助计算器,但如果最简单的计算都要靠计算器了,那么我们的教育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呢?更何况我们的新课程实施未久,处在新旧交替时期,难道我们忍心将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当成“实验品”吗?而“题河战术”的应用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特点,能使学生在各种由浅入深的习题带领下,很快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当然,数学课程必须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而不能成为专门用来淘汰差生的“筛子”,因此,我们的“题河战术”一定要坚持“题”要适当、“河”要适量的原则,使之真正起到磨剑的作用。

  再次,“题河战术”适用于复习课。

  复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学过的知识,复习课有阶段复习、期末复习和新学年开始的复习三种形式。我们知道,数学知识虽在平常日积月累中不断沉淀,但过久的沉淀难免会遭人遗忘,而数学复习就是打开沉淀、唤醒记忆的过程,就是按照遗忘曲线的规律加深印象的过程,毕竟大量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差太远。学数学容易,用数学难,就比如初中学的因式分解,尤其是实数阶段的因式分解,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用之甚少,很容易被学生遗忘。因此,很多数学知识要不断重复才能真正为我所用。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及时重复,不断重复,恰当运用“题河战术”,精选出数学习题,用一个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习题的训练,以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当仁不让的就是基础知识题,要学生做到熟记于心、永远不忘的程度,不靠“题河战术”精选的习题是根本做不到的。这既是为学生今后学习扫清障碍的需要,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更是处在新旧课程交替时期检验学习成果的必需。说到习题,不得不提到各类知识相综合的题目,只有此类题目的日常熏染,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题河战术”绝不是加重学生负担的简单重复,不是与新课程标准背道而驰,要用得恰到好处,争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何海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66806.html

相关阅读:中外数学课同台“打擂”求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