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形: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隆:
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
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
海山:
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世界海底地形类型示意图及特征:
海底地形:
消亡边界岩石为何比生长边界的老?
生长边界,即海洋的海岭(中脊)部分,在不断地形成岩石,新生成的岩石把老的岩石往海岭两边推移,老的岩石直到被推移到消亡边界处消亡,显然消亡边界岩石会比生长边界的老。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离海岭越近的岩石,年龄越小;反之,则越老。
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地震波内部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圈层 | 范围 | 特点 |
地壳 | 莫霍面以上 |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 ||
地幔 |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 ||
地核 | 古登堡面以下 |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
地震波概念: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分类 | 特点 | ||
传播速度 | 所经物质状态 | 共同点 | |
纵波 | 较快 | 固体、液体、气体 | 都随着所通过物体的性质而变化 |
横波 | 较慢 | 固体 |
不连续面:
波速突然发生变化的面
岩石圈的范围: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依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
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
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壳物质循环及图形变式
三大类岩石比较:
岩层形成顺序的判断方法:
按岩石形成年龄判断---越古老的岩石形成的年代越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岩在下,新岩在上。
按岩浆活动状况判断---如果岩浆侵入某一岩层,则被侵入的岩层形成早于该岩浆岩。
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板块边界类型:
边界类型 | 地区 | 交界处板块 |
生长边界 | 东非大裂谷 | 非洲板块内部 |
红海 | 印度洋-非洲 | |
大西洋 | 亚欧、非洲-美洲 | |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 亚欧-美洲 | |
消亡边界 | 喜马拉雅山脉 | 印度-亚欧 |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 非洲-亚欧 | |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 太平洋-亚欧 | |
落基山脉 | 太平洋-美洲 | |
安第斯山脉 | 南极洲-美洲 |
板块边界与地形:
边界类型 | 地形 | |
生长边界 | 裂谷、海洋、海岭 | |
消亡边界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 高大山脉、高原 |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 大洋板块边缘:海沟 大陆板块边缘:海岸山脉、岛弧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73939.html
相关阅读:2014年高考地理考试内容: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