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根本任务:
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首先从现象和本质的区别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其次,从认识的水平和程度上看,理性认识较感性认识更深刻;
第三,从认识的作用上看:理性认识较感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尤其是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怎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实现飞跃的两个条件:
第一:占有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种感性材料必须全面、真实。这是实现飞跃的前提条件。它要求我们要勇于、勤于实践。
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这是实现飞跃的关键。它要求我们要善于、勤于思考。所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2)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认识。
区分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用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两者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同过程。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 | 本质 | 规律 | |
区别 | 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是事物的个别的东西 | 同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 | ||
是多变的 | 是相对稳定的 | ||
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 ||
联系 |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而任何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因此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借助于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
真相与假象的区别:
比较 | 真相 | 假象 |
区别 | 它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 它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
联系 | 两者都属于客观范畴的问题,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具体、生动、形象 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它们都是人的认识,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解的四个误区:
(1) 感性认识就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就是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只是认识过程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主观认识范畴,是第二性的东西。现象和本质及其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东西。两者是反映被反映、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感性认识是不可靠、不正确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正确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认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必然都存在着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这两种情况。因此,两者均有正误之分。
(3)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绝不是感性认识的简单、机械相加。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第一个条件是实现飞跃的前提,第二个条件是实现飞跃的关键。
(4)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虽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特点有不同,但两者都是认识,都应来源于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关于第一次飞跃:
(1)是什么飞?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完成了认识的根本任务。
(2)为什么要飞?
即为什么要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为什么能飞?
客观上:事物的本质一定要表现为现象,事物的现象一定是本质的表现;事物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实践的发展为人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供着越来越先进的工具。主观上: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定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4)怎么飞?
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占有大量丰富又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第一次飞跃的前提;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这是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关键。
关于第二次飞跃
(1)是什么飞?
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完成了认识的根本目的。
(2)为什么要飞?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和发展理性认识的需要。
(3)为什么能飞?
客观上讲:理性认识根源于实践;主观上讲:人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怎么飞?
理性认识(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理性认识(理论)必须被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所掌握。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
(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只有在运动中去把握,而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故要反复地实践思考和总结。
(2)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
(3)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可能都是十分正确的,有的还是错误的,要检验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4)认识过程首先表现为两次飞跃。只经过两次飞跃,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难以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5)在实践到认识的反复过程中,都是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艰苦探索的过程,轻而易举地就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是一种幻想。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人们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不断扩展、向从每一个具体认识、具体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一具体的认识都只能是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只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也总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完全正确认识所有事物,对每一具体事物的认识也达不到终极认识。
从认识目的、人的认识能力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世界上事物发展无限、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也是无限发展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认识能力会无限发展下去,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73950.html
相关阅读:高中政治知识点:李嘉图的政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