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下的数学教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当今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要点。“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呢?这是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在倡导“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重点。根据我自己一个学期的教学尝试,我认为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中,课堂上老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但其实,新教材的内容更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难点,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自己看书探究,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初中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更要讲得精,更要善于引导,放手之前要先看学生的水平如何。比如上“用字母表示数”时,我用比较理想的教法担好引导者的“职责”,引导思维活跃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常常采用各种提问方式去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通常用非常易懂的教学方式,采用和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语言,使整个课堂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

  二、“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比如在上“代数式”这一节时我就非常地关注这一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当时表现老师要马上能够举一反三。

  同时,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我会根据学生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我也能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中,更要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热爱数学课堂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从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实践情境、问题情境等入手,可以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比如在上“代数式的值”这一节时,即能够让所有学生明白代数式的值如何计算,更能够在这一方面进行拓展,让优秀的学生对后续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创设故事情境: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小故事,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节课的学习探究中。通过设计,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创设实践情境: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在授课“整式”第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大量式子。充分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含义。同时让学生亲自设计了几个式子,通过“动力组织模式”方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整式的理解,既培养了创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中老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管理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

  分的备课,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这样在时间的支配和知识上的引导,我

  们都能尽在掌握。

  最后我要说的是要成为一名教师,光有爱心还远远不够,爱心只是作好称职老师教好书的前提。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要作一个好老师,不仅要能得学生心,还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专业知识。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学识上都应该让学生佩服,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才会甘心听从你的教导,才会真正喜欢上你的课。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熊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74660.html

相关阅读:数学概念学习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