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认识:
(1)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后来,列宁认为,苏俄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发达这一高度,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因此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
(2)斯大林:斯大林也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斯大林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他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他进一步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斯大林还认为,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他进一步指出,价值规律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的学校,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不过,斯大林认为,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存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
(3)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经济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的论断;强调了要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指出了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
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③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2)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①巩固了工农联盟。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
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全面理解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1)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在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
(2)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不再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而主张利用价值规律,通过政府计划发展商品经济。列宁的主张是一种“有限计划调节”,即通过政府对经济过程的一种有限干预,实现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的相融和统一。
(3)列宁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是把其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所以使其认识具有了局限性。
提示: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中产生,因此,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但历史的发展却是首先在半封建半农奴制的落后国家苏联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说,不具备已形成了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那么到底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导师们都没有明确说明。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相关高中政治知识点:斯密的理论贡献
财富的含义:
是指一国生产的所有产品。
斯密李嘉图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比较:
斯密 | 李嘉图 | ||
经济理论 | 财富增长理论 | ①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产品; ②通过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等可以增加国民财富。 | ①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 ②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
劳动价值论 | ①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②劳动价值二元论,即一方面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商品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 | ①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交换价值; ②劳动价值一元论,即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 ③意识到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以及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等问题。 | |
收入分配理论 | 收入分配二元论,认为工资、地租、利润都来自于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又认为工资是工人的全部劳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的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 ①收入分配一元论,即工资、地租、利润都来自于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②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的概念;③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别为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 | |
国际分工理论 | 提出绝对成本学说 | 提出比较成本学说 | |
政策主张 | 都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经济自由,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都主张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二元论):
理论 具体观点 评价 科学性 局限性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收入分配理论 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相关高中政治知识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多角度认识现代企业制度:
条件 | 主体 | 特征 | 主要形式 | 内容 | 基本特征 |
市场经济 | 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 | 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企业 | 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 |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依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它的运行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无论与什么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是不会改变的;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又会反映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必要性:
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是这一体制自身发 展的内在要求;
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
3、主要任务: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环境。
(3)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
(4)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5)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6)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4、重要意义:
第一,深化改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要求;
第二,深化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第三,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关键环节;
第四,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
理解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第一,要理解改革任务是历史连续性与发展阶段性的高度统一。
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连续性与发展阶段性相结合的伟大事业,改革采取了整体渐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改革先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入手,取得突破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改革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改革任务。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中,有四项是已经提出、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主要有: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有三项改革任务是根据新的发展变化提出来的,包括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实现这些任务,对于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保障作用,是改革新的重要阶段性目标。
第二,要理解改革任务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高度注重市场体系的完整性。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任务,更重视现实针对性,根据发展中的新问题提出改革的任务。如果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市场的有序竞争、政府公共职能转变等问题不能解决,我国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产业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对外开放的大好局面就难以持续;
如果不能从体制、机制上保障,逐步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等问题,就难以保持社会的持久稳定,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要理解改革任务的实现程度和可操作性。
对七项任务的具体要求是有区别的,比如: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强调的是“完善”,因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对建立城乡协调的体制,强调的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很难在短期内消除的;
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形成机制,而不是建立体制。
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
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调控的客体和对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现代市场经济都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一般要求,而且在我国当前市场发育不够健全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客观的必然要求。
第一、是社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客观上要求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避免和减少由于盲目的无政府状态而带来的损失。这也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程度越来越大的要求。
第二、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其弱点和不足表现为“市场失灵”。这就需要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调控涉及总量问题,如:就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问题、结构协调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第三、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具体分析:
一是公有制经济的要求。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属于广大劳动人民,它的经济活动应该服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就靠宏观调控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生产,使经济活动符合人民的利益。
二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走出一条较为自觉的快速发展道路,必须要求国家对促进经济发挥作用,发挥社会主义优势。
三是共同富裕的要求。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立足点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要求更多,这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77713.html
相关阅读:高中政治知识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